鼓腹含哺的成语故事
拼音gǔ fù hán bǔ
基本解释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哺:口中所含的食物。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出处《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暂未找到成语鼓腹含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鼓腹含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心一腹 | 赵树理《三里湾》十六:“你们那家里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心一腹的——也不论公公、婆婆、弟兄们、小姑子,忙起来大家忙,吃起来大家吃,穿起来大家穿,谁也不偏这个不为那个。” |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
一饭三吐哺 | 《史记 鲁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 |
一鼓一板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
一鼓作气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一鼓而下 | 明·沈采《千金记·定谋》:“昨日令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迳截赵魏,掩其不备,一鼓而下。” |
东床坦腹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
两部鼓吹 | 《南齐书·孔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
五车腹笥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仆旗息鼓 | 《新唐书·南蛮传》:“会蛮踵来,还攻大度河,仆旗息鼓。” |
令人捧腹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要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
使心用腹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回:“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污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 |
俭腹高谈 |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俭腹高谭我用忧,肯肩朴学胜封侯。” |
倾肠倒腹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乌巨行禅师法嗣》:“若是临济儿孙,终不依草附木,资福喜见,同参今日,倾肠倒腹。” |
偃旗仆鼓 | 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
偃旗卧鼓 | 《梁书·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 |
偃旗息鼓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
击壤鼓腹 | 《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
击鼓鸣金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
分心挂腹 | 《宋书·王僧达传》:“山川险阻,吉凶路塞……分心挂腹,实亦私苦。” |
刮腹湔肠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6回:“不晓要怎样改头换面,刮腹湔肠,才能博得美人欢心。” |
刿心刳腹 |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四章七九:“同一有物之语,不刿心刳腹以出之,则不成为文。” |
剖腹藏珠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
加绪含容 | |
匿瑕含垢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卧旗息鼓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曰:“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