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涕泗的成语故事
拼音gǎn jī tì sì
基本解释涕:眼泪;泗:鼻涕。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
出处《新唐书·薛收传》:“命舆疾至府,亲举袂抚之,论叙生平,感激涕泗。”
暂未找到成语感激涕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感激涕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动天地,感鬼神 |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
多情善感 |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
激将法 |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 |
慷慨激昂 |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
感恩戴德 | 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
多愁善感 | 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
感人肺腑 | 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破涕为笑 | 晋 刘琨《答卢湛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
激薄停浇 | 《梁书 明山宾传》:“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
感慨系之 |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风激电飞 | 《三国志 蜀志 郤正传》:“云合雾集,风激电飞,量时揆宜,用取世资。” |
请将不如激将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
感恩怀德 |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 |
涕泗横流 | 《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
感慨万端 | 季羡林《重返哥廷根》:“此情此景,人非木石,能不感慨万端吗?” |
霜露之感 |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
悲愁垂涕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
外感内滞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小姐的病是外感内滞。” |
哀感天地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
涕泗纵横 | 宋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
沽激虚名 |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第22卷:“康节先公深达世务,不以沽激取虚名如此。” |
慷慨激烈 | 《元史·小云石海涯传》:“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
激昂慷慨 | 清 归庄《顾天石诗序》:“太白《古风》,而寄托深远,激昂慷慨,前无古人。” |
激流勇退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章:“田福军一回来,他就激流勇退,也许会给省委造成一种他尊重上级决定,并且已改变对田福军的看法,支持和信任他放手工作的印象。” |
感激不尽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驿官传扬都督之命,将十千钱赠为路费,又备下一辆车儿,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
操之过激 | 文公直《辛亥革命运动中这新军》:“鄂督瑞澄操之过激,捕杀民党无虚日。” |
感人肺肝 | 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纪》:“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感今怀昔 | 晋·潘岳《为诸妇祭庚新妇文》:“仿佛示行,故瞻弗获;伏膺饮泪,感今怀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