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击碎的成语故事
拼音tuò hú jī suì
基本解释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暂未找到成语唾壶击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唾壶击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冰壶秋月 | 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
声东击西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旁敲侧击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鹰击长空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肝胆欲碎 | |
摧身碎首 | 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
散言碎语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语带去,却又不是劳而无功?” |
反戈一击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
乱琼碎玉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 |
碎骨粉尸 | 《诗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国,用浓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来的是这样一位巨人,他将挥起铁拳把旧世界打个碎骨粉尸。” |
不堪一击 | 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
击节称叹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期望基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时,依然铩羽。” |
击石弹丝 | 宋·秦观《代贺兴龙节表》:“加笾折俎,初偿露酎之醇;击石弹丝,始奏《钧天》之妙。” |
分进合击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 |
支离破碎 | 元 许谦《白云集》:“近代以文辞取士,而不考其实,惟务雕镌镂刻,破碎支离,波淫邪遁之辞,靡所不至。” |
粉身碎骨 | 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
轻敲缓击 |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21回:“且待四个宫人到,轻敲缓击试他们。” |
珠沉玉碎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
碎琼乱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
无懈可击 | 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
糜躯碎首 | 战国 燕 婅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
支离繁碎 |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为学两端》:“近时为学不过两端,一则径趋简约,脱略过高;一则专务外驰,支离繁碎。” |
心惊胆碎 | 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
枉矢哨壶 | 《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
零碎不全 | 毛泽东《实践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
击节称赏 | 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
突然袭击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 |
铜壶滴漏 | 唐 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