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凄断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n róng qī duàn
基本解释声音凄凉、容貌愁苦到了极点。
出处唐·戴君孚《广异记·阎陟》:“后一日,梦女来别,音容凄断,曰:‘已是前长史女,死殡在城东南角。’”
暂未找到成语音容凄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音容凄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刀两断 | 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
一口同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说,以义气为重。” |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一槌定音 | 朱可 若丁《深深的绿巷》:“一张张笑脸,圆的、长的、苦的、甜的,都来请示,都来要求指点迷津。真神,一槌定音,无处不响。” |
一笔勾断 | 宋·陈亮《与吴益恭书》:“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 |
一锤定音 |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 |
七断八续 | 《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应荣圣刀头引举三军喊杀,秦兵败走,东砍西伐,七断八续。” |
下里巴音 | |
不容分说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9回:“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数下。” |
不容置喙 | 孙力《都市风流》第20章:“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请,但沈萍的口气不容置喙。” |
不容置疑 | 宋 陆游《谓南文集》:“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
不容置辩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尽释,惟某后至,不容置辩,立斩之。” |
不断如带 | 《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
丝竹之音 | 春秋·齐·管仲《管子·七臣七主》:“材女乐三千人,钟石丝竹之音不绝。” |
丝竹八音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夔传》:“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
丰容盛鬋 |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后一个是丰容盛鬋,光采照人。” |
丰容靓饰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官,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
临机立断 |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访得淮扬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英敏多谋,临机立断,运筹足以破鬼夷之算,贾勇足以汗懦将之颜。” |
临机能断 | 《北史·樊子盖传论》:“子盖雅有干局,质性方严,见义而勇,临机能断,保全邦邑,勤亦懋哉!” |
临机辄断 | 《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 |
主观臆断 | |
义不取容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
义不容辞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
义断恩绝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 |
九回肠断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云容月貌 | 明·梁辰鱼《香遍满·寄王桂父》套曲:“云容月貌,寻常淡妆难画描。出落风神年尚小,一团都是俏。” |
互不相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