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mín

庶民


拼音shù mín
注音ㄕㄨˋ ㄇㄧㄣ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庶民shù mín

  1. 百姓;平民。

    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三国演义》

    the common people; the commoner; the multitude;

翻译

  • 英语 the multitude of common people (in highbrow literature)​, plebeian
  • 法语 le bas peuple, les petites gens

引证解释

  1. 众民;平民。

    《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建武 十一年八月﹞詔曰:‘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李大钊 《庶民的胜利"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9f43d8567>庶民的胜利》:“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

国语辞典

庶民shù mín

  1. 平民、百姓。

    《礼记·大传》:「庶民安,故财用足。」
    《三国演义·第六回》:「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百姓

    贵族 君主

网络解释

庶民

庶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ù mín ,指一般的民众。见《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分字解释


※ "庶民"的意思解释、庶民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庶民造句


  • 1.于浩有些悲凉的看着眼前的众人,特别是那些同自己一样的庶民,他们之前还在愤恨的咒骂为富不仁,此时却与贵族子弟“同仇敌忾”。

    2.本相爷代燕帝入境,你不来相接,理当问你大不敬之罪,法至当斩,念你马上就要成为国戚,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3.私设公堂,动辄打杀庶民,处以私刑,更是强行吞并各条商街上的店铺,开始囤积居奇、哄抬市价,已经是没有哪一件事情不被窦家插手的了。

    4.在死者口中放置明珠本是当时的风俗,称为含殓,本来只有皇帝死亡,口中才可放珠,诸候显贵放玉,无官无势的庶民只可放些铜钱。

    5.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好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6.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7.同时西方世界的先进思想也与千年古国的传统开始了种种的冲突,红颜白发,智者侠士,天子庶民无不屈服于这个冲突的时代。

    8.庶民百姓怨声载道,众口一词,说以混世魔王的罪孽,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9.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

    10.元代四川道有个监察主官谭澄,对年满40岁还没生子的庶民,忽生怜悯,谏书忽必烈,大汗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臣恳请您准许他们纳个妾养个儿吧。

    11.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并不准庶民私自立庙,一直到了明世宗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祭拜先祖。

    12.在册封立功将士的傍晚,邯郸王城举办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庆功宴,上至公族君侯,下到庶民百姓,举国同庆。

    13.郑州中院此举的意义恰恰就在于向世人表明履践司法公正的态度,那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是政府官员,胆敢不藐视法律,一样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14.魏晋、南北朝时,普遍流行木履和丝履,上至天子,下至文人、庶民都穿木履,木底下前后有两齿,便于在雨水泥地中行走。

    15.推而广之,治国方面,频繁发布人为的法规政令,使得原本平稳的局势趋于动荡,不如保持清静,以免庶民困惑丛生。

    16.来渭风古寓的客人都不是等闲庶民,人人都是高车驷马,每辆车又都各不相同,这停车场便成了天下名车骏马汇集的大场院。

    17.……各界投赠,琳琅满目,上自国民政府*席,下至庶民,无不备礼申贺,登门晋谒者,更不止珠履三千之数。

    18.杨大人对于刑律的熟悉让本太子佩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好啊!

    19.许多农民起义砍了一些大官和皇帝的头,才恍然大悟,制定了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20.幻真似曾看见尖厉的獠牙利爪,伸向无辜的庶民百姓,令人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