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苦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苦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míng sī kǔ xiǎng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刘谊辉把烟头丢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来。”
xù gū niàn kǔ恤孤念苦恤:体恤,周济。救济孤儿,关怀寡妇。宋·吴自牧《梦梁录·恤贫济老》:“数中有好善积德者,多是恤孤念苦,敬老怜贫。”
yì kǔ sī tián忆苦思甜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
jiāo méi kǔ liǎn焦眉苦脸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沙汀《困兽记》:“‘为了这一点事,你还不知道,我说了好几箩筐话啊!’田畴焦眉苦脸的说了。”
gū kǔ líng dīng孤苦零丁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wú biān kǔ hǎi无边苦海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明·许三阶《节侠记·订访》:“打破了几座愁城,跳出那无边苦海。”
chóu méi kǔ mù愁眉苦目愁眉:紧皱眉头。愁苦的样子。形容人忧愁苦恼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不住的嗳声叹气,满脸的愁眉苦目。”
dào páng kǔ lǐ道旁苦李比喻不被重视的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kǔ xīn jiāo lǜ苦心焦虑形容用尽心思,想方设法。欧阳山《三家巷》:“经过三番五次的苦心焦虑,仍然找不到完全满意的解决途径。”
gū kǔ líng dīng孤苦伶仃伶仃:孤独的样子。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xīn xīn kǔ kǔ辛辛苦苦辛辣艰苦。比喻艰难困苦。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见那守分的一日辛辛苦苦,巴着生理,不能勾近得多少钱。”
gōng kǔ shí dàn攻苦食啖见“攻苦食淡”。《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xiān kǔ hòu tián先苦后甜指先经历苦难然后过上幸福的日子。王朔《我是你爸爸》:“你是那遇难成祥,先苦后甜的命。”
tóng gān gòng kǔ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zhuāng qióng jiào kǔ装穷叫苦装扮成穷人,声称日子过得很困苦。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四章:“别瞧这些铺户专会装穷叫苦,其实哪一个屋角床底,不埋着一万两万的?”
chī dé kǔ zhōng kǔ,fāng wéi rén shàng rén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众的人。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这才合了俗语说的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chī kǔ zài qián,xiǎng shòu zài hòu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kǔ dǎ chéng zhāo苦打成招严刑拷打,迫使无罪的人冤枉招认。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苦打成招,不得见其天日,是好苦也!”
rěn kǔ nài láo忍苦耐劳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tián suān kǔ là甜酸苦辣指种种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种种遭遇和复杂感受。茅盾《蚀·幻灭》:“像我,在外这两年,真真是甜酸苦辣都尝遍了!”
kǔ nàn shēn zhòng苦难深重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pí ròu zhī kǔ皮肉之苦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0章:“河南人除过受了点皮肉之苦,屁也没损失——他带着预支的一个月高薪落荒而逃了。”
shà fèi kǔ xīn煞费苦心煞:很;十分。费尽了心思。清 李宝嘉《中国现在记》:“办河工难除积弊,做清官煞费苦心。”
huá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茅盾《子夜》十六:“再说一句笑话,内人保的寿险后天满期,要是当真今天出了事,就算皇天不负苦心人。”
kǔ bù liáo shēng苦不聊生聊生:赖以维持生活。形容备受痛苦,无法生存。东汉·班固《汉书·严安传》:“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kǔ ròu jì苦肉计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我原不欲如此,但出于无奈,方走这条苦肉计。”
kǔ lè bù jūn苦乐不均均:平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魏书·太武五王列传》:“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yòng xīn liáng kǔ用心良苦费劲心血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jiān kǔ zhuó jué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láo jīn kǔ gǔ劳筋苦骨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
jiào kǔ lián tiān叫苦连天一声接一声地诉苦。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liáng gōng xīn kǔ良工心苦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qī fēng kǔ yǔ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处境悲惨凄凉。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láo kǔ gōng gāo劳苦功高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kǔ jìn gān lái苦尽甘来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hán xīn rú kǔ含辛茹苦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gū kǔ dīng pīng孤苦仃俜犹言孤苦零丁。明·汤显祖《牡丹亭·诘病》:“今生怎生?偏则是红颜薄命,眼见的孤苦仃俜。”
kǔ sī míng xiǎng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jiào kǔ bù dié叫苦不迭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大宋宣和遗事 亨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
jiān nán kùn kǔ艰难困苦困难重重;处境艰苦。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kǔ dà chóu shēn苦大仇深形容经历过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的艰苦生活。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章:“在山路上,二柱很少讲话,冯均却摸到他一点苦大仇深的家底。”
liáng yào kǔ kǒu良药苦口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纪闻 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míng sī kǔ xiǎng瞑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瞑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干?——我能够猜得出。”
dú yào kǔ kǒu毒药苦口毒药:攻毒的药物。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fēn gān gòng kǔ分甘共苦同享幸福,分担艰苦。晋 王隐《晋书 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qín xué kǔ liàn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lè jiē kǔ duō乐嗟苦咄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zuǐ tián xīn kǔ嘴甜心苦说话和善,居心不良。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着,脚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全占了。”
kǔ kǒu zhī yào苦口之药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qióng miáo kǔ gēn穷苗苦根比喻处境贫苦的人。《中国歌谣资料·一颗比一颗甜》:“穷苗苦根带土铲,黄连换来甘蔗杆。”
rú kǔ hán xīn茹苦含辛吃苦的;含着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艰苦。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liáng gōng kǔ xīn良工苦心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宋 刘攽《次韵苏子瞻〈韩斡马〉赠李伯时》:“良工苦心为远别,天机要眇潜得之。”
lián pín xù kǔ怜贫恤苦怜:哀怜,同情;恤:体恤,周济。同情周济贫苦的人。明·屠隆《彩毫记·散财结客》:“此间有一李相公仗义,专一怜贫恤苦。”
ài bié lí kǔ爱别离苦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瑜伽师地论》第61卷:“何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
bù zhī gān kǔ不知甘苦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gān pín kǔ jié甘贫苦节甘:情愿,乐意;节:节操。甘心忍受贫穷,刻苦保持忠贞的节操。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甘贫苦节,不愧神明。”
bù shèng qí kǔ不胜其苦胜:禁得起。不能忍受那种苦楚。唐 白行简《李娃传》:“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生不胜其苦而毙。”
kǔ kǒu liáng yào苦口良药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bèi cháng xīn kǔ备尝辛苦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yàn kǔ tūn gān咽苦吞甘犹咽苦吐甘。偏指吃苦。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想着我咽苦吞甘,十月怀耽,乳哺三年。”
gān guā kǔ dì甘瓜苦蒂甜瓜的蒂是苦的。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汉 无名氏《古诗》:“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zì tǎo kǔ chī自讨苦吃讨:招惹。自己找苦吃。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yán jīng kǔ sī研精苦思精心研究,深入思考。同“研精覃思”。宋 王令《答刘公著微之书》:“研精苦思,扪隙发罅,以窥求门户。”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yǒu kǔ shuō bù ch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zhì jiān xíng kǔ志坚行苦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yàn kǔ tǔ gān咽苦吐甘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旧唐书 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kǔ kǒu nì ěr苦口逆耳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kǔ xíng shú zuì苦行赎罪执行忏悔神父所要求的苦行以补偿罪行。
wàn kǔ qiān xīn万苦千辛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xiāo gàn gōng kǔ宵旰攻苦宵:夜;旰:天晚。早起晚睡,刻苦攻读。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chī kǔ nài láo吃苦耐劳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
dào biān kǔ lǐ道边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suān tián kǔ là酸甜苦辣指各种滋味。比喻人生的幸福、欢乐、痛苦、磨难等各种境遇。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
kǔ xīn jiāo sī苦心焦思焦思:焦急地思索。形容用尽心思,想方设法。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又说他苦心焦思六七年,竟不能把太平天国消灭。”
jiāo sī kǔ lǜ焦思苦虑着急忧虑,苦心思考。邹韬奋《经历》:“我这时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绥远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虑的只是这个问题。”
kǔ hǎi wú biān苦海无边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mái tóu kǔ gàn埋头苦干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kǔ xīn gū yì苦心孤诣苦心:用心良苦。孤诣:独到的成就或境地。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清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 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kǔ xīn jí lì苦心极力费尽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宋·陆九渊《黄公墓志铭》:“为文操笔立成,藻思赡蔚,统记不紊,有苦心极力所不到者。”
rè xīn kǔ kǒu热心苦口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kǔ yào lì bìng苦药利病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kǔ bēng kǔ yè苦绷苦拽绷:拉紧;拽:用力拉。苦苦地东拉西扯,凑集钱财。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向日那些旧朋友,还道是昔日的晃大舍,苦绷苦拽,或当借了银钱,或损折了器服,买了礼,都来与晃大舍接风。”
líng dīng gū kǔ零丁孤苦孤单困苦,无所依傍。晋 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tíng xīn zhù kǔ停辛伫苦停:止息,停留;伫:贮积。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唐 李商隐《河内诗》之一:“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
shà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上天不负苦心人负:亏欠,辜负。上天不会亏待苦心经营的人。形容埋头苦干的人最后会成功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jiān kǔ zhuó jué坚苦卓绝卓绝:超越一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也作“艰苦卓绝”。清 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虽使古人坚苦卓绝之行,推彼其心,其视鼎钁,甘之如饴。”
fàn yán kǔ jiàn犯颜苦谏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颜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
shēng sǐ kǔ hǎi生死苦海佛教语。指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唐·慧能《坛经·行由品》:“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chóu méi kǔ yǎn愁眉苦眼见“愁眉苦脸”。《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见那张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别闹了。’”
kǔ kǒu pó xīn苦口婆心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kǔ bù kè yán苦不可言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宋 李昌龄《乐善录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kǔ xīn jīng yíng苦心经营苦心:用心劳苦。经营:筹划;安排。用尽心思筹划安排。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但专制政体不除,任凭你君相恁地苦心经营,民力是断不能发达的。”
léi xiè zhī kǔ缧绁之苦缧绁:拘押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指牢狱之苦。罗广斌《红岩》第十章:“听说你要脱离缧绁之苦了,可喜可贺!”
láo xīn kǔ sī劳心苦思费尽心机,苦思焦虑。明·赵弼《梦游番阳彭蠡传》:“竞虚名,夺浮利,日夜劳心苦焦思。”
cuán méi kǔ liǎn攒眉苦脸攒:紧皱眉头。眉头紧蹙,苦着脸儿。形容面部表情极其愁苦。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禁不住邹太爷攒眉苦脸,求他多当两个,才算当了四百五十钱。”
yì xīn wàn kǔ亿辛万苦极言辛苦之甚。李大钊《大哀篇》:“民既托庇于其下,在理当负斯责,亿辛万苦,其又何辞。”
kǔ bù kān yán苦不堪言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qiān nán wàn kǔ千难万苦犹千辛万苦。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因为有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千难万苦的奋斗,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kè kǔ nài láo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