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将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xiàng mén yǒu xiàng,jiàng mén yǒu jiàng相门有相,将门有将 | 相:宰相、丞相、相国。指宰相和大将之家的子孙能够继承父业,有将相的才能。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
jiāng duó gū yǔ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先秦 李耳《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
yù shān jiāng bēng玉山将崩 |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móu chén wǔ jiàng谋臣武将 |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 汉 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
bīng bài jiàng wáng兵败将亡 | 兵:军队。军队打败仗,将官阵亡。形容作战失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
tiān shén tiān jiàng天神天将 | 神话中天神的兵将。指神奇的力量或所向无敌的军队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他们老远的瞧着,一定当是天神天将来了,不要说是打强盗,就是去打外国人,外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见了也是害怕的。” |
qiān qí lǔ jiàng搴旗虏将 | 搴:拔取;虏:俘获。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宋·崔伯易《感山赋》:“乘间薄人,肝脑涂地,以搴旗虏将而为乐。” |
zhǎn jiàng duó qí斩将夺旗 |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群音类选 官腔类 八义记 拷问如姬》:“只消受得瘗粉埋香,索强似斩将夺旗。” |
ǎi zi lǐ bá jiāng jūn矮子里拔将军 | 从现有的并不出色的人中选择最佳者。 | 清 石玉昆《小五义》第53回:“常言一句俗话说:‘矮子里选将军。’” |
qǐng jiàng bù rú jī jiàng请将不如激将 | 指用话语刺激别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请他去干事来得好。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
cháng jiāng yǒu rì sī wú rì,mò dài wú shí sī yǒu sh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 思:考虑。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指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剀切劝谕,奢侈之风,自可渐息。” |
shì jiāng qù rǔ逝将去汝 | 诀别之辞。 | |
hóu wáng jiàng xiàng侯王将相 | 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
háo mò bù duō,jiāng chéng fǔ kē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逸周书 观周》:“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孔晁注:“此言防患在微也。” |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 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
hán xìn jiàng bīng,duō duō yì shàn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chū rù jiāng xiāng出入将相 | 犹出将入相。 | 宋·欧阳修《相州尽锦堂记》:“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 |
bīng lái jiàng yíng,shuǐ lái tǔ yàn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
rì jiù yuè jiāng日就月将 | 就:成就;将:进步。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形容精进不止。也日积月累。 | 《诗经 周颂 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
guó zhī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bō jí jiāng fù剥极将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
bīng qiáng jiàng měng兵强将猛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4回:“对众商议,一面差人往威胜晋王处,说宋江等兵强将猛,难以抵敌,乞添差良将镇守,庶保无虞。” |
jiāng qǔ gù yǔ将取固予 | 见“将夺固与”。 | 《大宋宣和遗事》后集:“李纲辈勤王之师四集,且为将取固予之谋,才得许割三镇诏书,且班师退去。” |
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shā qī qiú jiàng杀妻求将 |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
qiǎn jiāng diào bīng遣将调兵 | 见“遣兵调将”。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0回:“你既是昆仑之士,理当遣将调兵,共决雌雄。” |
jū shén qiǎn jiàng拘神遣将 | 拘:拘使。指力量无穷。神通广大,能指挥天兵天将。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芳官竟是个狐狸精变的,就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么快。”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调兵遣将 | 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
jì jiāng ān chū计将安出 | 计:计策;计谋;安:怎样。计谋将怎样制定呢?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
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忠臣良将 | 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
hēng hā èr jiàng哼哈二将 | 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将’。”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rú yǔ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1回:“与其坐承大统,兵精粮足,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fù jūn shā jiāng覆军杀将 | 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 |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月战》:“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军者,有覆军杀将者。” |
háo lí bù fá,jiāng yòng fǔ kē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史记 苏秦列传》:“《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厘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
sù jiàng jiù zú宿将旧卒 | 宿将:有丰富经验的老将。指有丰富经验的将领和士兵。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 |
jiāng fēi yì fú将飞翼伏 | 翼:翅膀。伏:收拢。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先收拢翅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 |
qiāng bó zhī zhù将伯之助 | 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 《诗经·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
shēn jiāng jiù mù身将就木 | 将:快要;就:趋,进;木;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礼义廉耻,直至身将就木,还遗命叫儿子薄殡殓,勿治丧,勿礼忏。”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shì yǔ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况他那里雄兵十万,甲士千员,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
sǔn bīng zhé jiàng损兵折将 | 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损兵折将,必然瞒着天子。” |
jiāng gōng zhé guò将功折过 | 同“将功折罪”。 |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既然他复杀了一阵,夺的人口牛羊马匹回来了,这等呵将功折过,饶了他项上一刀。” |
bīng qiáng àng yǒng兵强将勇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
jiàng xiàng zhī qì将相之器 |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 《后汉书·贾复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
jiāng jī jiù jī将机就机 | 指随机行事。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4回:“那段氏刁顽,如或不允这头亲事,设或有个破绽,为害不浅。只得将机就机罢。” |
cán bīng bài jiàng残兵败将 |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
guān dōng chū xiàng,guān xī chū jiàng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佚异,汝异多奇士。” |
dú bì jiāng jūn独臂将军 | 指孤立无援的人。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像一个独臂将军。” |
pò jūn shā jiāng破军杀将 | ①军被破,将被杀。谓全军覆没。②攻破敌军,杀死敌将。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 |
jìn pán jiāng jūn尽盘将军 | 尽:完;盘:盘子。指十分贪吃的人。 |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吃的醉醺醺,吃的来东倒西歪,尽盘将军。” |
jiāng cuò jiù cuò将错就错 |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
sǔn jūn zhé jiàng损军折将 | 犹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 元 无名氏《乐毅图齐》第一折:“不争你和他相持,损军折将,则不如紧守城池。” |
fēi jiàng jī shù飞将奇数 |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奇数:命运不好。泛指人不走运。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老,数奇。” |
jìng pán jiāng jūn净盘将军 | 盘:盘子。指十分贪吃的人。 |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 |
dēng tái bài jiàng登台拜将 | 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同“登坛拜将”。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 |
bài jūn zhī jiàng败军之将 |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
jiàng guǎ bīng wéi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然刘备将寡兵微,我则彼立刘朝,复兴汉世,非小官之能。”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jiāng yù duó zhī,bì gù yǔ zhī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欲:打算;固:通“姑”,姑且;与:给予。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一将成功万骨枯 | 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
hóng hú jiāng zhì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jiāng jì jiù jì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
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 《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cháng shèng jiāng jūn常胜将军 | 每战必胜的指挥官。 | 《后汉书·藏宫传》:“常胜之家,难于虑敌。” |
jiāng gōng bǔ guò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
gān jiàng mò yé干将莫邪 | 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
jiāng yù qǔ zhī,bì xiān yǔ zhī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 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将门无犬子 | 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 |
háo mò bù zhā,jiāng xún fǔ kē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孔子家语 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
qiè fù jiāng chú挈妇将雏 | 挈:带领;雏:幼儿。带着妻子儿女。 |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
dōng fāng jiāng bái东方将白 | 天将破晓。 | |
chū jiàng rù xiàng出将入相 |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 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
jiāng xiā diào biē将虾钓鳖 | 喻占人便宜。 | 宋·王君玉《杂纂续》:“寄槽养马,将虾钓鳖。” |
qiān fū suǒ zhǐ,wú jí jiāng sǐ千夫所指,无疾将死 | 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迨于身无襦,妇无袴,千夫所指,无疾将死,穷败之念无时不萦于心。” |
xīn bìng hái jiāng xīn yào yī心病还将心药医 | 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 明·周楫《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真心病还将心药医也。” |
cán jūn bài jiàng残军败将 | 战败后残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 明 无名氏《开昭救忠》第二折:“看了我这些残军败将,你都杀了,倒也是个干净。” |
shén bīng tiān jiāng神兵天将 |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只见风尽随着宋军乱滚,半空中又是一声霹雳,无数神兵天将,杀将下来。” |
qí féng duì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4回:“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
jiāng xìn jiāng yí将信将疑 | 将: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事物的看法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
bīng bù yóu jiàng兵不由将 |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 明·徐渭《续英烈传》第22回:“燕兵知是天助,乘风大呼纵击。南兵乱慌慌,只觉风声皆兵,哪里还敢恋战。遂兵不由将,将不顾兵,各各奔溃。” |
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 zhū yuān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guān xī chū jiàng,guān dōng chū xiàng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
wù jí jiāng fǎn物极将返 | 见“物极则反”。 |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一》:“子亦知物极将返乎?天生物,命官理之,有所溃,有所郁。” |
jiāng qín bǔ zhuō将勤补拙 | 以勤奋弥补笨拙。 | 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bài jiàng fēng hóu拜将封侯 |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元 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一折:“我也曾陋巷淹留,贫寒常受,红尘火,今日个拜将封侯,才得个功名成就。” |
dì wáng jiàng xiàng帝王将相 |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zhì niǎo jiāng jī,bēi fēi liǎn yì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 《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
jiāng xīn bǐ xīn将心比心 |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
yī jià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一将功成万骨枯 | 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唐·曹松《已亥岁感事》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jiàng mén chū jiàng将门出将 | 将门:世代为将帅的人家。指将帅家门出将帅。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6回:“有子如此,可谓将门出将矣。” |
dà shà jiāng diān大厦将颠 | 喻情势危急,频临崩溃。 | 隋·王通《中说·事君》:“[文中子]退而谓董常曰:‘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
jiāng xiōng bǐ dù将胸比肚 | 犹将心比心。 | 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 |
qí féng dí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
jīng bīng qiáng jiàng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
lǎo zhī jiāng zhì老之将至 | 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 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
ēn jiāng chóu bào恩将仇报 |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
jiāng gōng zhé zuì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点起人马,随我追赶出来。” |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遣兵调将 | 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 《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
guó jiā jiāng xīng,bì yǒu zhēn xiáng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 祯祥:吉兆。国家兴盛必定有某种征兆。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