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己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己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ài rú jǐ chū爱如己出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明 周辑《西湖二集 假邻女诞生真子》:“果然方氏爱如己出,抚养成人长大。”
zuì jǐ zé gōng罪己责躬罪己:归罪于己;躬:自己。责备并归罪于自己。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
zhǎng tā rén ru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sǔn rén ān jǐ损人安己损人利己。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那厮损人安己,惹下祸灾。”
yǐ jǐ lǜ rén以己律人用自己的主张去约束别人。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可惜大家总不肯这样办,偏要以己律人,所以天下就多事。”
pái chì yì jǐ排斥异己排斥:排除;驱逐;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比喻排挤、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合或利害冲突的人。又作“排除异己。”《晋书 殷凯传》:“凯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zì rén严以律己,宽以字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清·汪琬《送张牖如之任南宁序》:“严以律己,宽以字人。”
jīn jǐ zì shì矜己自饰矜:夸耀;自饰:自己颂扬。夸耀称赞自己。《后汉书 郑兴传》:“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
yǐ jǐ duó rén以己度人度:推测;猜测。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别人;依据自己一方的情况去猜测别人的情况。汉 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shě jǐ wèi rén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fèng gōng zhèng jǐ奉公正己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魏书 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jí rén féi jǐ瘠人肥己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fǎn qiú zhū jǐ反求诸己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shě jǐ wèi gōng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zhī jǐ zhī bǐ知己知彼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彼:他人;对方)。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但上阵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战千赢。”
shě jǐ jiù rén舍己救人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sǔn rén féi jǐ损人肥己犹损人利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掂斤播两,何等肚肠。”
chéng jǐ chéng wù成己成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酒逢知己千杯少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二人也把别后之事,谈了一番。三人俱备大悦。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zhì rén wú jǐ至人无己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适应客观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shì sǐ zhī jǐ士死知己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shě jǐ jiù rén舍己就人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尚书 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 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gū xíng jǐ yì孤行己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鲁迅《集外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我想,原来是一个孤行己意,随随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样如此傲慢。”
sè jǐ fèng gōng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jǐ jī jǐ nì己饥己溺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huàn nàn jiàn zhī jǐ患难见知己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他们说,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
xìng bù yóu jǐ兴不由己兴:兴致。正在兴头上难以控制。康濯《春种秋收》:“她姨姨倒不是个媒婆子;不过是兴不由己,有口无心地张嘴搭话。”
bēi jǐ zì mù卑己自牧卑:谦;牧:养。以谦逊的态度修身养性。郭沫若《再谈郁达夫》:“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认为是文坛的三绝。”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kè jǐ fù lǐ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guì rén jiàn jǐ贵人贱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表示谦虚。《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shēn bù yóu jǐ身不由己受外界或内心的影响;自身的活动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宋元戏文辑佚 陈巡检梅岭失妻》:“瓜期信通,为着功名,奔走西东。见说出路自觉心慵,身不由己,意冲冲。”
xiāo chú yì jǐ消除异己排挤、消除与自己意见不同或非本集团的人。毛泽东《蒋介石在挑动内战》:“这样的敌我倒置,真是由蒋介石自己召供,活画出他一贯勾结敌伪,消除异己的全部心理了。”
xùn gōng wàng jǐ徇公忘己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夺范纯仁谥忠宣议》:“直欲戒后世乱臣贼子之迷罔,徇公忘己,为国惜贤。”
xíng jǐ yǒu chǐ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shě jǐ cóng rén舍己从人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尚书 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
yǐ jǐ zhī xīn,duó rén zhī fù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duó jǐ yǐ shéng度己以绳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shě jǐ chéng rén舍己成人舍:放弃;成:成就,成全。指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婚男嫁女,虽父母之心;舍己成人,乃高明之事。”
jù wéi jǐ yǒu据为己有据:占据。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据国家、集体或他人的钱、财、物品等。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我故倡为析居之仪,将大宅良田,强奴巧婢,悉据为己有。”
jié jǐ cóng gōng洁己从公见“洁己奉公”。《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弹被服,亦甚充足。”
sǔn rén yì jǐ损人益己犹损人利己。《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gù zhí jǐ jiàn固执己见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zhèng zhòng jǐ huái正中己怀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夏婆子听了,正中己怀,忙问:‘因什么事?’”
jīn jǐ rèn zhì矜己任智矜:夸耀;智:聪明。夸耀自己,显示才智。晋·陆机《丞相箴》:“矜己任智,是蔽是欺。”
xiǎo jǐ dé shī小己得失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
ān fèn shǒu jǐ安份守己安守本分,规矩老实。李劼人《天魔舞》第17章:“所以我们对于空子,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
xǐng shēn kè jǐ省身克己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
sǔn jǐ lì wù损己利物损:贬损;物:自己以外的人。克制自己,利于别人。《周书·孝义传序》:“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chá jǐ zhī rén察己知人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
fú jǐ shì夫己氏指那个人。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四年》:“终不曰公,曰夫己氏。”
zhèng jǐ shǒu dào正己守道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宋·庄季裕《鸡肋编》上卷:“以此知阴阳不足深泥,唯正己守道为可恃耳。”
pái chú yì jǐ排除异己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十章:“孙峻、孙晽兄弟相继专权,更加残暴,排除异己,淫污宫廷。”
jǐ nì jǐ jī己溺己饥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liàng jǐ shěn fēn量己审分估量自己,省察本分。《南齐书·刘献传》:“量己审分,不敢期荣。”
miù tuō zhī jǐ谬托知己谓假托为知心朋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有班谬托知己的朋友,天天在一块打牌吃酒。”
hài rén xiān hài jǐ害人先害己先想设计去害别人,结果自己身受其害。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这话诚然不错,小子也是该死的。”
kè jǐ shèn xíng克己慎行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xùn guó wàng jǐ徇国忘己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宋书·谢晦传》:“逮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zhǎng tā rén wēi fēng,miè zì jǐ zhì qì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鲁迅《同意和解释》:“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呢?”
jié jǐ ài rén洁己爱人洁己:保持自身纯洁。保持自身纯洁,爱护他人。《明史·刘魁传》:“所至洁己爱人,扶植风教。”
jǐ suǒ bù yù,wù jiā zhū rén己所不欲,勿加诸人欲:想要,希望;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yáng jǐ lù cái扬己露才露:显露;扬:表现。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汉 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zé jǐ zhòng yǐ zhōu,dài rén qīng yǐ yuē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求人不如求己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zhèng yóu jǐ chū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lì shēn xíng jǐ立身行己存身自立,行为有度。《北史·柳虬传》:“机立身行己,本以宽雅流誉,至于登朝正色,可谓不违直道。”
mèi jǐ mán xīn昧己瞒心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满心,将我图。”
zé jǐ zhòng,dài rén qīng责己重,待人轻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战国策 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qīng shēn jié jǐ清身洁己谓保持自身节操,身体力行。《南史·可尚之传》:“太保王弘每称其清身洁己。”
shì wéi zhī jǐ视为知己看成好朋友。蔡东藩《前汉演义》第63回:“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深。”
yán yú lǜ jǐ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
fèng gōng kè jǐ奉公克己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jué wéi jǐ yǒu攫为己有攫:夺取。有强行手段夺取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列子 说符》:“因攫其金而去。”
yī jǐ zhī jiàn一己之见指一个人的意见。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近时曾公端伯亦编皇宋百家诗选,去取任一己之见。”
shě jǐ yún rén舍己芸人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xū jǐ shòu rén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shěn jǐ dù rén审己度人审:审查。度: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孟君子审己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mán xīn mèi jǐ瞒心昧己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堪那无端的豪户,瞒心昧己使心毒,他可便心狡狠,倒换过文书。”
gài bù yóu jǐ概不由己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
qiáng zhě fǎn jǐ强者反己强者:有权势的人;反己:反省自己。指有权有势的人自我反省《雪涛谐史》:“乡绅此语,足令强者反己,殊为可传。”
zhàn wéi jǐ yǒu占为己有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姓》:“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
jǐ zhī suǒ bù ān,wù shī yú rén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shì bù guān jǐ,gāo gāo guà q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莆仙戏《父子恨》:“古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gè zhí jǐ jiàn各执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两人争辩到这儿,就有点各执己见,搁不下来。”
gū xíng jǐ jiàn孤行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sǔn jǐ lì rén损己利人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明·李贽《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fù lǐ kè jǐ复礼克己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晋书·李充传》:“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复礼克己。”
yán yú zé jǐ,kuān yǐ dài rén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jí jǐ féi rén瘠己肥人瘠:瘦,引申为约束;肥:胖,引申为宽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宋史·赵善俊传》:“僚属争言用度将不足,善俊曰:‘吾将瘠己肥人。’”
jié jǐ fèng gōng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正人先正己正:正直,公正。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zé jǐ yǐ zhōu,dài rén yǐ yuē责己以周,待人以约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