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38 个格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gé shā wù lùn格杀勿论 | 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清 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 |
liáo bèi yī gé聊备一格 | 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 |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五卷:“余于别集中求其措语无害大雅者择录一二,非赏其工也,聊备一格而已。” |
pò gé tí bá破格提拔 | 不遵常规选拔提升。 |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 |
gé gāo yì yuǎn格高意远 | 谓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 宋·王禹偁《送丁谓序》:“去年得富春生孙何文数十篇,格高意远,大得六经旨趣。” |
bié kāi yí gé别开一格 |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 陈春华《丙午萍醴起义记》:“是役事迹,冯自由同志之《开国前革命史》已将大略记录,故本篇别开一格。将当日香港《中国日报》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详细排叙,不厌求详。” |
bié chuàng yí gé别创一格 |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 |
gé shā wú lùn格杀无论 | 见“格杀勿论”。 |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对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杀无论’对待卖国贼。” |
jiàng gé xiāng cóng降格相从 | 降:降低;格:规格,标准。指屈己从人。 | 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总论》:“即有一二卷册条幅,又为海内士大夫家珍秘,反不如降格相从,收取明人之易为力耳。” |
xíng jìn shì gé形禁势格 | 见“形格势禁”。 | 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逆亮自知形禁势格,巢穴迥遥,恐狂谋无成而窜身无所。” |
gé gé bù rù格格不入 |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
jiàng gé yǐ qiú降格以求 | 降:降低;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 | 鲁迅《坟 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
yǒu chǐ qiě gé有耻且格 |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pò gé rèn yòng破格任用 | 格:规格,标准。突破原来的标准任用人才。 | 张恨水《八十一梦·第15梦》:“一日之间,我们这里有两个人破格任用,大可庆祝。” |
sān děng jiǔ gé三等九格 | 犹三六九等。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孟玉楼道:‘娘,不是这等说,李大姐倒也罢了,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 |
xùn gé zhī yán训格之言 |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 《孔子家语·五仪》:“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
gé shā fú lùn格杀弗论 | 见“格杀勿论”。 | 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洋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弗论。” |
zì chéng yī gé自成一格 |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 清 赵翼《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香山于古诗律诗中,又多创体,自成一格。” |
gé gǔ tōng jīn格古通今 |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
gé wù zhì zhī格物致知 |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dú jù yī gé独具一格 | 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 | |
gé bù xiāng rù格不相入 | 犹言格格不入。 |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
zhì zhī gé wù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西汉·司马迁《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bié jù yī gé别具一格 |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 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
pò gé lù yòng破格录用 | 格:规格,标准;录用:任用。突破原来的标准任用人才。 | 曾朴《孽海花》第27回:“此外新进之士,有奇才异能的,亦应时破格录用。” |
xíng gé shì jìn形格势禁 | 格:阻碍;禁:制止。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
hàn gé bù rù扞格不入 |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
bù jū yī gé不拘一格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25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gé tiān chè dì格天彻地 | 格:感通;彻:贯通,深透。感天动地。 |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此种精诚,格天彻地,呕血剖心,能与龙比并忠,曾闵齐孝。” |
xiān fēng dào gé仙风道格 | 犹言仙风道骨。 | 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襟上高爽,有仙风道格,日与二三逸人,放意于江山之间。” |
gé gé bù tǔ格格不吐 | 谓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元丰类稿》:“《上欧阳舍人书》文弱而碎,其论事又格格不吐,此少作故也。” |
hàn gé bù tōng扞格不通 | 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固执成见,不能变通。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
gé yú chéng lì格于成例 |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 |
bǎi lǎo zī gé摆老资格 | 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 |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
gé shā bù lùn格杀不论 | 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 |
gé gé bù nà格格不纳 | 谓难以接受。 | 清·昭槤《啸亭杂录·诗文涩体》:“其《新唐书》好用僻字涩句,以矜其博,使人读之,胸臆间格格不纳,殊不爽朗。” |
gé wù qióng lǐ格物穷理 | 穷究事物的道理。 | 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
gōu zhōu gé zhé钩辀格磔 | 鹧鸪的叫声。 |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辀硌磔声。” |
bù míng yī gé不名一格 |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清钱泳《履园丛话 收藏 元》:“有元一代画家,全讲气韵,不名一格,实能超出唐、宋人刻画之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