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气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áng méi tǔ qì扬眉吐气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shēng qì xiāng tōng声气相通 | 彼此串通,互通消息。 | |
nián qīng qì shèng年轻气盛 | 年纪小,不懂得为人处世,喜欢争强好胜。 | 老舍《小型的复活》:“但是,年轻气盛,谁管这一套呢!” |
bì qí ruì qì避其锐气 |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
shén yì qì yú神怿气愉 | 形容欢欣愉快。 | 清·薛福成《重建苏州南禅夺钟楼记》:“浮屠时其撞击,铿鍧朝夕,田是苏之士民神怿气愉,而瞻听益严以悚。” |
xuè qì fāng shèng血气方盛 | 血气: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 |
hǔ hǔ yǒu shēng qì虎虎有生气 | 虎虎:勇猛威武的样子。形容气势威猛,有旺盛的生命力。 | 郭沫若《贾长沙痛哭》:“他那篇有名的万言书《陈政事书》,在两千年后的今日虽然都还虎虎有生气,但在当时的权贵者却字字都是眼中钉。” |
qì jí bài sàng气急败丧 | 同“气急败坏”。 | 茅盾《子夜》十五:“桂长林脸上挂了彩,气急败丧地跑来。” |
dà qì páng bó大气磅礴 |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
chén shēng jìng qì沉声静气 | 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 冰心《到青龙桥去》:“他沉声静气的问:‘你是那里的,要往那里去?’” |
dī shǒu xià qì低首下气 | 形容有所畏惧而不得不屈服。 | |
péi shēn xià qì赔身下气 | 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
fēn xíng tóng qì分形同气 |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
hào rán zhī qì浩然之气 | 浩然:盛大的样子;气:精神;气概。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shā qì téng téng杀气腾腾 |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 《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
shén qīng qì mào神清气茂 | 谓心神清朗,资质秀美。 |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荐士表》:“窃见秘书丞琅玡臣王暕,年二十一,字思晦,七叶重光,海内冠冕。神清气茂,允迪中和。” |
shén ān qì dìng神安气定 | 神:精神。指内心十分安定。 | 金·王丹桂《洞仙歌·示门人》:“下虔心,苦志挫锐摧强;忘宠辱,自得神安气定。” |
shén liú qì chàng神流气鬯 | 精神气息流畅通达。 |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第一问》:“夫弈叶承平,法守已定,庶事循习,玩猲易生,而君臣之相与如此,是以神流气鬯,天地太和。” |
cū xīn dà qì粗心大气 | 粗:粗疏;气:人的精神状态。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 宋·朱熹《朱子语类·读书法》:“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终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
yì qì gāo áng意气高昂 | 意态和气慨雄健的样子。 | |
qì gāo dǎn zhuàng气高胆壮 | 气:气势。气势大,胆子壮。 | 刘流《烈火金刚》第11回:“何世清这老头子为什么这样气高胆壮呢?” |
qì chōng zhì dìng气充志定 | 充:充实,充足。精力充沛,意志坚定。 | 《明史·范济传》:“磨砻砥砺,使其气充志定,卓然成材,然后举而用之,以任天下国家事无难矣!” |
xīn fú qì cū心浮气粗 | 见“心粗气浮”。 |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我们年青人,心浮气粗是有的,可是没有成见。” |
shén xián qì jìng神闲气静 | 见“神闲气定”。 | 《负曝闲谈》第27回:“也有在车厢里抽出书来看的,也有扯过马褥子来盖着睡觉的,无不神闲气静。” |
fù cái shǐ qì负才使气 | 见“负才任气”。 | 《北史·薛憕传》:“常郁郁不得志,每在人间,辄陵架胜达,负才使气,未尝趋世禄之门。” |
cái dà qì gāo才大气高 | 气:气质。才能出众,意气高傲。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九卷:“李白虽则才大气高,遇了这等时势,况且内翰高情,不好违阻。” |
jiàng xīn xià qì降心下气 | 虚心下气。 | 清·陈天华《警世钟》:“降心下气,和那平民党维新党,同心同德,不分畛域,共图抵制外国,一切大祸可免。” |
liǎn sè bǐng qì敛色屏气 | 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
qì jié shēng sī气竭声嘶 | 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小气竭声嘶,呼而求饮。” |
fèn qì tián yīng愤气填膺 | 填:填塞;膺:胸。愤怒之气充满胸膛。形容十分气愤。 | 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
xīn chún qì hé心醇气和 | 醇:纯厚;气:气息。心地纯厚,性情温和。 | 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
shēng tūn qì rěn声吞气忍 | 吞:咽下。形容受了气勉强忍耐,不敢出声抗争。 | 明·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夫人,非是我声吞气忍,只为你爹行势逼临,怕他知我要归去,将人厮禁。” |
xiù jiāo shì qì虚骄恃气 | 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 | 《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
qì tǔ hóng ní气吐虹霓 | 虹霓:彩虹。吐气能成为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 明·无名氏《聚兽牌》:“气吐虹霓兴宇宙,赤心忠孝保江山。” |
píng xīn dìng qì平心定气 |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 宋 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 |
jū gōng bǐng qì鞠躬屏气 | 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 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hé qì zhì xiáng,guāi qì zhì yì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 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异:灾异。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 西汉·刘向《条灾异封事》:“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
qì shì xiōng xiōng气势汹汹 |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
nù qì chōng chōng怒气冲冲 | 形容愤怒得气呼呼的样子。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 |
ruì qì xiáng yún瑞气祥云 | 瑞:吉祥。天上的云气呈现吉祥的征兆。 | 明·无名氏《度黄龙》头折:“今到此山之中,观见瑞气祥云,氤氲于九霄之上。” |
fù cái rèn qì负才任气 | 谓依恃才学,任性使气。 | 南朝·梁·元帝《与张缵诗序》:“简宪之为人也,不事王侯,负才任气。” |
xiān fēng dào qì仙风道气 | 犹仙风道骨。 | 明·屠隆《彩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着宫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
yì qì bèn yōng溢气坌涌 | ||
jīn gōng fǔ qì矜功负气 | 矜:自恃。自以为有功而赌气。 | 《晋书 王浑王浚唐彬传论》:“或矜功负气,或恃势骄陵,竞构南箕,成兹贝锦。” |
bǐng qì shè xī屏气慑息 | 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 唐 卢肇《上王仆射书》:“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以仆射为日月照临,多士莫不屏气慑息。” |
yì qì xiāng dé意气相得 | 形容志趣极其相合。 | 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
qì guàn cháng hóng气贯长虹 | 气:气概;精神。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
yì qì xuān áng意气轩昂 | 精神和气概都很高昂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6卷:“我见这人身虽寒俭,意气轩昂,模样又好。” |
qì ào xīn gāo气傲心高 | 傲:骄傲,轻慢。志气十分高傲。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气傲心高。” |
hào qì cháng cún浩气长存 |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 |
xǐ zé qì huǎn喜则气缓 | 气缓:心气舒缓或和达。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和达,气机通利。 | 《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
píng qì tūn shēng屏气吞声 | 犹言忍气吞声。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狗嚎吠。” |
shén róng qì tài神融气泰 | 精神融和气息通泰。 | 金·王若虚《四醉图赞》:“漠乎其如忘其声,茫乎其如忘其形,神融气泰,无欲而无营,渺乎其如物之莫撄也。” |
qì shā zhōng kuí气杀钟馗 | 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 | 鲁迅《离婚》:“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馗’。” |
liǎn róng bǐng qì敛容屏气 |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 《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liǎn shēng bǐng qì敛声屏气 |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
shén qì shí zú神气十足 |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 |
qì rěn shēng tūn气忍声吞 | 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
xū qì píng xīn虚气平心 | 虚:通“舒”。心平气和。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虚气平心,乃至怒喜。” |
tóng qì lián zhī同气连枝 |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
qì tūn hóng ní气吞虹霓 | 虹霓:彩虹。气势可以吞掉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 宋·岳珂《桯史·王义丰诗》:“阮得此诗独怃然不满意,曰:‘先生气吞虹霓,今独少卑之,何也?’” |
sǐ shēng huó qì死声咷气 | 大声嘶喊、哭叫。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听不的他死声咷气,恶叉白赖。” |
liǎn róng xī qì敛容息气 |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息:停止。正容屏气,形容神情严肃庄重。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3回:“面上尚微有笑容,及至到公堂,他才敛容息气。” |
yīng xióng duǎn qì英雄短气 | 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只缘儿女情长,遂使英雄短气。” |
tóng shēng tóng qì同声同气 | 见“同声共气”。 |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代他干营,好来任这海关监督,这时同声同气,才好做事。” |
zhǐ gāo qì yáng趾高气扬 |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qì jué quán dá气决泉达 | 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 汉·蔡邕《袁满来碑铭》:“气决泉达,无所凝滞。” |
tóng shēng gòng qì同声共气 |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 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
jū yí qì,yǎng yí tǐ居移气,养移体 | 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
zhòng qì qīng míng重气狥名 | 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 |
qì yàn xiāo zhāng气焰嚣张 | 嚣张:猖獗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 《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盛气凌人 | 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 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
qì líng xiāo hàn气凌霄汉 | 气:勇气,精神;霄汉: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很盛或气势宏大。 | 南朝·宋·傅亮《策加宋公九锡文》:“公精贯朝日,气凌霄汉,奋其灵武,大歼群慝。” |
cái gāo qì qīng才高气清 | 才:才能;气:气质。指才调高雅,气质清新。 | 唐 韩愈《与孟东野书》:“足下才高气清,行古道,处今世,无田而衣食。” |
diāo shēng làng qì刁声浪气 | 形容说话装腔作势,语调轻浮。 | |
qì tūn hé shān气吞河山 | 吞:吞掉。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大旗指处,悍贼披靡。” |
dǎn zhuàng qì cū胆壮气粗 | 见“胆粗气壮”。 | 袁静《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师长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有他指挥我们打仗,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胆壮气粗。” |
tòng xīn jué qì痛心绝气 | 形容悲愤到极点。 | 《晋书 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 |
zhòng qì qīng shēn重气轻身 | 指看重义节而轻视生命。 | 唐·张说《巡边在河北作》诗:“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磧路何为尔,重气轻身知许国。” |
làng shēng làng qì浪声浪气 | 怪声怪调。 |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四回:“没的浪声浪气、放屁拉臊,精扯淡的话!” |
yì qì yáng yáng意气扬扬 | 意气:意志;气概;扬扬:得意昂扬的样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qì yè shēng sī气咽声丝 | 咽:阻塞。呼吸困难,声音细微。形容极度虚弱。 |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打的你气咽声丝。” |
zhān fēng wàng qì占风望气 | 察看风向云气。亦比喻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 明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壬辰以外察原任去官,四君者……真实可惜;其它占风望气,詈夷为跖,自弃名教者,固不可胜数矣。” |
biē qì wō huǒ憋气窝火 | 憋:闷在心里。压住性子,把屈辱或烦恼强压在心里。 | |
zhì gāo qì yáng志高气扬 | 志气高昂而自得。 | 《史记 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
qì zhuàng shān hé气壮山河 |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 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
shǎo qì wú lì少气无力 | 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那女儿认得他父亲的声音,才少气无力的应了一声道:‘爹爹,我在这里哩。’” |
jí yán lì qì疾言厉气 |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 明 宋濂《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礼,寡言峻行,未尝有矜大之色,虽家人不见其疾言厉气。” |
xīn gāo qì ào心高气傲 | 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 |
xiǎo lǐ xiǎo qì小里小气 | 行事吝啬,胸襟不宽广。 | 欧阳山《三家巷》:“日本人总是啰啰嗦嗦,小里小气的。” |
qì mǎn zhì jiāo气满志骄 | 见“气充志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他打了俺三个大郡,气满志骄,必然想着幽州。” |
yì qì zì rú意气自如 |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 《史记 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
zhì qì yǎng shēng治气养生 | 治气:修养气度。指修养精神,保养身体。 | 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
chuī qì shèng lán吹气胜兰 |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 《洞冥记》:“帝所幸宫人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 |
qì yē hóu dǔ气噎喉堵 | 喉咙被堵噎了。形容喘不过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 |
sì shí zhī qì四时之气 |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
zhuàng qì líng yún壮气凌云 | 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第六十一回:“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 |
qì gài shān hé气盖山河 | 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 《中国现在记》第六回:“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一个是气盖山河。” |
yí qì yǎng tǐ移气养体 | 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
zhòng zú píng qì重足屏气 | 谓畏惧之甚。 | 《宋书·柳元景传》:“师祖严暴无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