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中的问题发现

在科研项目中,问题发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项目的全面审视和深入分析,旨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以下是科研项目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来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项目进展缓慢

部分课题进展缓慢,实施进度与预期产出差距较大,有些课题已到结题时间,但对照研究计划和验收要求,尚未取得任何进展,未发表任何相关文章。

科研文档管理不当

科研文档书写的规范性有待加强,实验记录书写的内容和形式不符合要求,书写凌乱,内容不全,无法查验相关数据和内容;科研文档保管不规范,部分课题实验记录遗失,或留存于已毕业研究生及合作单位;捏造、挪用科研记录应付检查,部分课题临时补写科研记录,或者挪用其他类似课题的科研记录顶替应付检查。

项目经费执行不力

部分课题经费执行率过低,经费执行情况严重滞后于项目进展。

项目管理不到位

各单位对课题的申报非常重视,但对其完成情况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重视课题申报的动员、组织和评审,而不重视项目的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学校除了药学和基础部分教研室对项目的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有完备的链条式管理外,很多单位都忽略了上述过程,项目的过程管理处于空白。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临床科室缺乏具有基础研究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课题予以指导和监管。检查中发现,在课题执行过程中,临床医生因工作繁忙或基础研究能力有限,无法对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决和指导;科室负责人的管理工作涉及行政、医疗、教学等诸多方面,难以有精力高效地对于科研课题进行管理,各项目的执行情况处于“无监管”状态,很多课题在结题前“突击”完成,导致项目完成质量低下。检查过程中发现,项目完成质量好的科室往往有专职科研方面的副主任或者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指导和管理,效果显著。

研究生资源不足

随着学校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减少,以及研究生分布与科研课题分布的不一致性,“有项目而无研究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很多科研项目委托外面公司来完成,使科研工作这一研究、探索性工作,成为完成任务书中设立目标的“交差”性工作,背离了科研工作的初衷,丧失了科研探索的意义。

解决方案

提升项目过程管理

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提升项目完成质量是保证医科院校科研发展后劲、实现科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建立督导管理机制

构建一支稳定和专业的督导管理队伍。构建科学高效的督导队伍是整个督导检查工作的基础。课题的督导管理不仅要发现课题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督促解决这些问题。

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科学的引导和奖惩机制。

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对科研人员进行良性引导,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实现科研工作良性发展。

教育培训

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能结合案例明确问题的内容,比较和判断问题的价值。

项目管理方法

多渠道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对于问题的价值能够进行合理的比较和判断;能判断计划表与计划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正;能分析计划表与计划书的可行性;能制定合理、高效的计划表与计划书,并能根据情况及时修正意外情况。

沟通与协作

不能很好的理解用户的需求,缺少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测试与验证

没有在项目初期就开始做测试,一直拖到项目后期才做,或者根本不做什么测试。

技术选择

选择时下最cool的技术还是已经被团队使用比较成熟的技术,往往不能做出很正确的选择。

项目规划与任务分解

只有一个大的计划,没有把计划分割成一个个更小的任务,要知道,大的计划如果不分割成任务很难落实和具体实施。

团队管理

对开发团队的管理不足。

人员调配

在项目后期增加人员来加快开发速度,很多时候往往适得其反。

编码与测试

开发人员不做单元测试。

压力释放

一旦项目中遇到问题,就把压力抛给开发人员。

环境适应性测试

不关注软件实际的运营环境和硬件条件。

规范制定

没有命名规范和代码规范。

全局变量的使用

到处都用全局变量。

问题解决的态度与方式

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请教别人,而是一个人闷头搞,到最后还是不得以还是通过别人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