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张孝祥的诗 >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宋代]:张孝祥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擫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译文及注释

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擫:用手按捺。昭华:即玉管。古调:指笛曲《梅花落》。一本作“古怨”。

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鉴赏

赏析

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  

张孝祥简介

宋代·张孝祥的简介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张孝祥的诗(10篇)

猜你喜欢

西江月·咏梅

宋代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点绛唇·越山见梅

宋代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临江仙·梅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宋代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


观梅有感

元代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宋代苏轼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代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解语花·梅花

宋代吴文英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梅花

五代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