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三”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荣华艳丽不长久,繁盛衰颓难估量。
往日春天三月花,如今秋日作莲房。
浓霜凝聚野荒草,枯萎衰黄未尽亡。
日月运行往复还,我身逝去不返阳。
眷怀往日好时光,念此哀伤似断肠。
注释
(1)这首侍写人生易逝的悲哀。草木枯萎可以再生,日月没去可以转还,人死之后却不会再生,
因此诗人深深地眷念着青春时代的美好时光。
(2)荣华:植物的花。屈原《离骚》:“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居:停留。量:估量。
(3)三春:春季三个月。蕖(qú 渠):芙蕖,即荷花。莲房:莲蓬。
(4)严霜:浓霜。结:凝结。枯悴:枯萎憔悴。遽(jù巨):立刻,马上。央:尽,指枯死。
(5)有环周:有循环往复。不再阳:不再生。《庄子?齐物论》:“近死之心,不可复阳也。”《经典释文》:“阳,谓生也。”
(6)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断人肠:形容极度痛苦。
“杂诗十二首·其三”鉴赏
赏析
此诗前四句中“难久居”“不可量”“昔”“今”“春”“秋”等暗示生命盛衰的意象中无不贯穿着时间的线索。“三春蕖”是对“荣华”的呼应,“秋莲房”既暗示了生命的成熟,也预示了生命的衰老。盛与衰这一对立的意义包含在同一个意象之中。物壮必老,这是老庄的哲理,也是生命自然的规律。然而,对生命更为残酷的是“严霜结野草,枯悴遽未央”的无奈之境。“柔卉被霜,萎乱纷纭,根叶辄相纠缠”(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暗示了人两鬓披霜,发如枯草的暮年的衰残。“枯悴遽未央”句,生命的“半死半生之况,尤为惨戚,‘未遽央’三字添得味长。”(《陶诗析义》)它是对生命衰而未竭的隐喻。
全诗抒发了感慨衰老、眷恋往昔之情。诗的开头两句,以议论的形式,阐明了宇宙间的一个普遍法则:荣华是难以长期保住的,万物之盛衰一直在变化,是难以预测的。
诗人在永恒的大自然中选取人们最常见而又最具代表性的地上生生不息的植物(莲花、莲蓬、野草)和天上周而复始的日月,与短暂无常的人的生命以及难以持久、不可预测的荣华富贵、事业兴衰相对比,这怎能不叫人“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啊。诗人就喜欢和自然界对话,这可以因得到灵感而喜,也可以被悲哀所伤。
创作背景
本文是组诗中的第三首。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陶渊明54岁时,即为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公元401年),陶渊明37岁时。
陶渊明简介
魏晋·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的诗(1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