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萧墙祸起萧墙祸起的故事

萧墙祸起的成语故事


拼音xiāo qiáng huò qǐ

基本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暂未找到成语萧墙祸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萧墙祸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祸绝福连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十二卷:“万神即时倒,合会琼羽门。使令散祸,祸绝福连。上寝玉堂,世受名仙。”
齿牙为祸《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祸乱滔天《晋书·惠帝纪》:“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废重宫,宗庙纪绝。”
直言贾祸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翩翩起舞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起兵动众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一哄而起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祸国误民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起死回生《太平广记 太玄女》引《女仙传》语:“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奋起直追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福善祸淫《尚书 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孔传:“政善,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拆东墙补西墙《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大起大落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古华《芙蓉镇》第三章:“活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异军突起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罪魁祸首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市怨结祸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己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腾空而起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见那女子拨转马头,那马即腾空而起,倏忽不见。”
了不起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本县看她处心行事,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豪杰,断不肯等闲失身。”
起早摸黑《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怨府祸梯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