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n zhèn zhǐ kě
基本解释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暂未找到成语饮鸩止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饮鸩止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噎止餐 | 语出《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
一饮一啄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
一饮而尽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鸨儿只道他敬客,却自家一饮而尽。” |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 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唐 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
不随以止 | |
不饮盗泉 | 《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
中道而止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 |
临渴掘井 |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临渴穿井 |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为山止篑 | 语出《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
举止不凡 | 清 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
举止大方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幺呢?” |
举止失措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
举止娴雅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举止娴雅,浅笑微颦,丰华入目;承颜顺意,婉娈快心。” |
举止自若 |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
举止言谈 |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
令行禁止 | 《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
以刑止刑 | 《周书·武帝纪下》:“以刑止刑,世轻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 |
以杀止杀 | 《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
以汤止沸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
以渴服马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驾于圃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馯而走,虽造父不能治……” |
以火止沸 |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汉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
以煎止燔 |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汉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
伊何底止 | 鲁迅《〈朝花夕拾〉后记》:“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长此滔滔,伊何底止?” |
偃鼠饮河 | 《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凿饮耕食 | 汉 王充《论衡 感虚》:“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
到此为止 |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叹口气:‘完了。到此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