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85 个戈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ù gē juàn jiǎ束戈卷甲 | 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 | 《宋史·韩世忠传》:“大军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 |
mǎi niú xī gē买牛息戈 | 犹言卖剑买牛。 | 明·何景明《雁门太守行》:“太守下牛,买牛息戈。” |
tóu gē jiǎng yì投戈讲艺 | 谓在军中仍不废学。后亦泛谓偃武修文。 | 汉·樊准《上疏请兴儒学》:“东西诛战,不遑启处,犹然投戈讲艺,息马论道。” |
dǎo jí gàn gē倒戢干戈 | 见“倒载干戈”。 |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
dào zài gān gē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fǎn gē xiāng xiàng反戈相向 | 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 《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
qīng dòng gān gē轻动干戈 | 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7回:“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能轻动干戈。” |
fǎn gē yī jī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
dǎo chí gàn gē倒持干戈 | 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 | 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
dào zhì gān gē倒置干戈 | 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
gàn gē zǎi jí干戈载戢 | 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干戈载戢,繁弱既韬。” |
huī gē fǎn rì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伪(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
zhǐ gē xīng rén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汉晋春秋》:“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请命。” |
pāo gē qì jiǎ抛戈弃甲 |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 |
tóng shì cāo gē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xiǔ gē dùn jiǎ朽戈钝甲 | 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 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化干戈为玉帛 |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zhěn gē cháng dǎn枕戈尝胆 | 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 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
héng gē yuè mǎ横戈跃马 | 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 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
yǎn gé dǎo gē偃革倒戈 |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 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
dǎo gē qì jiǎ倒戈弃甲 | 倒:颠倒,翻转;弃:抛弃。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汝若上识天时,下穷人事,倒戈弃甲,束手归命,犹不庙绝血食。” |
chǔ gōng jí gē櫜弓戢戈 | 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 《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
tāo gē juàn jiǎ韬戈卷甲 | 收藏起武器铠甲。指息兵。 | 《旧唐书·陈少游传》:“韬戈卷甲,伫候指挥。” |
bīng gē qiǎng rǎng兵戈抢攘 | 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 《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
zhù jǐng huī gē驻景挥戈 | 驻:停留;景:同“影”,日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挥舞长戈使太阳停止运行。比喻留住逝去的光阴。 | 唐·李白《李太白集·日出入行》:“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
huī gē huí rì挥戈回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
jiě jiǎ tóu gē解甲投戈 | 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 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
huī rì yáng gē挥日阳戈 | 犹言挥戈反日。 | 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总然借挥日阳戈,难挽西飞箭。” |
zhěn gē dài dí枕戈待敌 | 枕着兵器等待迎敌。形容时刻准备杀敌。 | 《南齐书·褚渊传》:“结垒新亭,枕戈待敌……锋镝初交,元恶送首。” |
zhěn gē dài dàn枕戈待旦 |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lì gē mò mǎ砺戈秣马 |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 《旧唐书·刘仁轨传》:“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
tāo gē yǎn wǔ韬戈偃武 | 收藏兵器,停止武备。谓息兵修文。 | 《隋书·炀帝纪》:“译靡绝时,书无虚目,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
tóu mèi yuán gē投袂援戈 | 表示为国效命。同“投袂荷戈”。 | 《梁书 武帝纪》:“独夫丑纵,方煽京邑。投袂援戈,克弭多难。” |
juàn jiǎ tāo gē卷甲韬戈 | 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 |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
jīn gē tiě qí金戈铁骑 | 见“金戈铁马”。 | 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
bīng gē rǎo rǎng兵戈扰攘 |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
dǎo chí gē máo倒持戈矛 | 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 |
qì jiǎ dǎo gē弃甲倒戈 | 丢弃铠甲,放下兵器。表示战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若是这个月破不的,只可依张子布之言,弃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 |
lǔ gē huí rì鲁戈回日 | 同“鲁阳挥戈”。 | 清·丘逢甲《和平里行》:“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 |
rù shì cāo gē入室操戈 |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
cāo gē rù shì操戈入室 | 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史书占毕一》:“论者以柳操戈入室,弗察者又群然和之。然则文之工者,伤理倍道,皆弗论乎!” |
jiě jiǎ dǎo gē解甲倒戈 | 谓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 《北史·越王侗传》:“若王师一临,旧章誓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
zhěn gē rǎo rèn枕戈剚刃 | 谓准备杀敌复仇。剚刃,用刀剑插入物体。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则枕戈剚刃之事,秦赵已不能施于白项,而汉族犹可施于满洲,章章明矣。” |
zhěn gē dá dàn枕戈达旦 | 见“枕戈待旦”。 | 清·张廷玉《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
pī jiǎ zhěn gē被甲枕戈 | 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 《新五代史 杂传十二 刘词》:“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 |
zhěn gē yǐ dài枕戈以待 | 同“枕戈待旦”。 | 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 |
zhǐ gē wéi wǔ止戈为武 |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
zhěn gē qǐn jiǎ枕戈寝甲 | 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 《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
tóu mèi hé gē投袂荷戈 | 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 | 《梁书 元帝纪》:“幕府据有上流,实惟分陕,投袂荷戈,志在毕命。” |
zhěn gē pī jiǎ枕戈披甲 | 见“枕戈坐甲”。 | 清·龙翰臣《复唐子实书》:“今日之事,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因一邑而累及一省。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抑郁不扬。” |
zhěn gē hàn mǎ枕戈汗马 | 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 | 明·屠隆《昙花记·公子受封》:“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须教,枕戈汗马,努力塞云边草,儿时得功成大漠,鹤归华表。” |
huàn jiǎ huī gē擐甲挥戈 | 擐:穿上。甲:铠甲。戈:武器。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全副武装,英勇顽强。亦作“擐甲操戈”、“擐甲持戈”。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
yǐ gē chōng shǔ以戈舂黍 | 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 | 《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qián tú dǎo gē前徒倒戈 |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 《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
bēi jiǔ gē máo杯酒戈矛 |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 《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
qǐn shān zhěn gē寝苫枕戈 | 同“寝苫枕干”。 | 明·刘基《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以大义言之,则公也方当寝苫枕戈之时,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不亦悖乎!” |
héng gē pán mǎ横戈盘马 | 犹横戈跃马。 | 宋·陆游《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
qì xuè zhěn gē泣血枕戈 | 枕:枕着。戈:兵器。眼睛流血,睡时枕着武器。形容因悲愤而自励,立志雪恨。 | 《梁书·警帝纪》:“朕以荒幼,所属艰难,泣血枕戈,志复仇逆。” |
lǔ yáng huī gē鲁阳挥戈 |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挥戈”、“鲁阳回日”谓力挽危局。 |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 |
zhù jiǎ xiāo gē铸甲销戈 | 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 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
zhǐ gē zhī wǔ止戈之武 | 戈:兵器。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斯亦止戈之武焉。” |
zài jí gān gē载戢干戈 | 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 《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
cāo gē tóng shì操戈同室 | 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 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以满人窃位之私心,开汉族仇杀之惨祸,操戈同室,贻笑外人。” |
chí gē shì mǎ持戈试马 | 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 《红楼梦》第七九回:“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 |
huī gē fǎn rì挥戈返日 | 挥:舞动。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将戈一挥,可以使西下的太阳回转过来。①比喻留连光景,希望白天能够延长。②后常用以形容有能够排除困难,扭转危局的雄才大略。亦作“探戈反日”、“探戈回日”、“挥戈退日”、“鲁戈回日”、“鲁阳探戈”。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励挥戈返日之忠。” |
zhěn gē zuò jiǎ枕戈坐甲 |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 |
dǎo gē xiè jiǎ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续传灯录》:“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 |
lǔ yáng huī gē鲁阳麾戈 | 同“鲁阳挥戈”。 | 唐·杨炯《浑天赋》:“鲁阳麾戈兮转于西日,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 |
rèn gé zhěn gē衽革枕戈 | 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 严复《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秏矣!” |
jīn gē tiě jiǎ金戈铁甲 | 同“金戈铁马”。 |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
huī gē tuì rì挥戈退日 | 见“挥戈反日”。 | 朱德《赠友人》诗:“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
dà dòng gān gē大动干戈 |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zhěn gē yǐn xuè枕戈饮血 | 枕着武器,咽着血泪。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报仇杀敌。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贼氛未殄,主上焦劳,凡为臣子,皆当枕戈饮血,共愤同仇。” |
pāo gē xiè jiǎ抛戈卸甲 | 抛:抛弃;戈;长矛;甲:盔甲。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 | 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则要你输,不要你赢,可抛戈卸甲,佯输诈败。” |
zhěn gē jī jí枕戈击楫 | 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 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坐朝》:“便凭着这肝胆轮囷,枕戈击楫,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 |
zhěn gē yǐn dǎn枕戈饮胆 | 见“枕戈尝胆”。 |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
zhǐ gē sàn mǎ止戈散马 | 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
lǔ gē huī rì鲁戈挥日 | 同“鲁阳挥戈”。 | 明·李东阳《登五星庙瑞芝亭》诗:“鬼斧凿空通鸟道,鲁戈挥日驻云梯。” |
jīn gē tiě mǎ金戈铁马 |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yǎn wǔ xī gē偃武息戈 |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 《后汉书·公孙述传》:“嚣(隗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 |
zhěn gē qì xuè枕戈泣血 | 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 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
qì jiǎ tóu gē弃甲投戈 | 谓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 彭芬《署督部堂与司道绅耆致全省官绅电》:“仍先广行谕告,使众周知:但能弃甲投戈,决不究其既往。” |
tiě mǎ jīn gē铁马金戈 |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 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
zhěn gē dài mìng枕戈待命 | 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时刻准备战斗。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张统制现带有可靠军队数营,在汉口刘家庙枕戈待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