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兵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rén yì zhī bīng仁义之兵 |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
zú bīng zú shí足兵足食 | 见“足食足兵”。 | 宋·胡錡《耕禄稿·代田万顷到任谢表》:“秉戈执耒,宜为足兵足食之思;牧马饭牛,盍讲且战且耕之政。” |
bīng mù huò jié兵拏祸结 | 见“兵连祸结”。 | 《宋史·陈良祐传》:“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 |
cǎo mù jiē bīng草木皆兵 |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
yǎn jiǎ xī bīng偃甲息兵 | 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 |
yòng bīng rú shén用兵如神 | 用兵:指挥军队作战。形容善于用兵;指挥作战变化莫测。 | 晋 虞溥《江表传》:“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
bīng lái jiàng yíng,shuǐ lái tǔ yàn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
juàn jiǎ shù bīng卷甲束兵 | 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 |
xuán bīng shù mǎ悬兵束马 | 见“悬车束马”。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
bīng wén zhuō sù兵闻拙速 | 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 《孙子 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
chǐ jiǎ shù bīng櫜甲束兵 | 谓脱去铠甲,收起兵器。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师轻而无礼”唐·孔颍达疏:“《吕氏春秋》说此事云:‘师行过周,王孙满曰:过天子之城,宜櫜甲束兵,左右皆下。’” |
yǎn wǔ qióng bīng偃武櫜兵 | 见“偃武息戈”。 | 《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
huáng chí nòng bīng潢池弄兵 | 潢池:积水塘;弄兵:玩弄兵器。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也指发动兵变。 |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
bīng huāng mǎ luàn兵慌马乱 |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明 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
bīng lián huò jié兵连祸结 | 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
xiū bīng bà zhàn休兵罢战 | 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 元 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
bīng jīng liáng zú兵精粮足 |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
bīng huāng mǎ luàn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bīng wú xuè rèn兵无血刃 | 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 《北史 序传 凉武昭王李暠》:“昭王以纬世之量。为群雄扬奉,兵无血刃,遂启霸业,乃修敦煌旧塞。” |
lín nàn zhù bīng临难铸兵 | 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十》:“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
xióng bīng bǎi wàn雄兵百万 | 雄:威武雄壮。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 |
xǐ bīng mù mǎ洗兵牧马 | 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余。” |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
bīng lián huò shēn兵连祸深 | 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 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兵连祸深,变起都邑,六师播荡,九服震惊。” |
bīng gé zhī huò兵革之祸 | 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 |
quán mín jiē bīng全民皆兵 | 谓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 王朔《痴人》:“我知道这种勾当已发展到五花八门、全民皆兵的程度。” |
àn bīng shù jiǎ按兵束甲 |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 | 《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yè bīng zhī jì曳兵之计 | 谓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 郭希仁《从戎纪略》:“伯英进兵甚猛,谨防中敌曳兵之计。” |
jiā bīng bù xiáng佳兵不祥 |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 先秦 李耳《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恶也。” |
bīng bù yóu jiàng兵不由将 |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 明·徐渭《续英烈传》第22回:“燕兵知是天助,乘风大呼纵击。南兵乱慌慌,只觉风声皆兵,哪里还敢恋战。遂兵不由将,将不顾兵,各各奔溃。” |
tiān bīng jiǎn zào添兵减灶 | 啬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
mǎi mǎ zhāo bīng买马招兵 | 见“买马招军”。 | 《再生缘》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买马招兵尽壮怀。” |
qiǎn jiāng diào bīng遣将调兵 | 见“遣兵调将”。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0回:“你既是昆仑之士,理当遣将调兵,共决雌雄。” |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
jiě jiǎ shì bīng解甲释兵 | 解:解除;释:卸下。放下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战斗。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7回:“庆氏有马,惊而逸走,军士逐而得之,乃尽絷其马,解甲释兵,共往观优。” |
dú wǔ qióng bīng黩武穷兵 | 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 《周书 武帝纪论》:“若使翌日之瘳无爽,经营之志获申,黩武穷兵,虽见讥于良吏。” |
bīng lín chéng xià兵临城下 |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 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
xīng bīng dòng zhòng兴兵动众 | 同“兴师动众”。 | 汉·张竦《为刘嘉作奏称莽功德》:“兴兵动众,欲危宗庙,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
jiàng yǒng bīng qiáng将勇兵强 | 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你道我将勇兵强有谁及,争奈待罪犯歇马在这云州地。” |
yù bīng yú nóng寓兵于农 |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
xiōng zhōng jiǎ bīng胸中甲兵 | 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 《魏书 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
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遣将征兵 | 见“遣兵调将”。 | 蔡东藩《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七回:“原来魏主嗣欲乘丧南侵,报复旧怨,因将宋史执回,即日遣将征兵,进攻滑台。” |
sā dòu chéng bīng撒豆成兵 | 撒放豆子,变成军队。传说中谓散布豆类即能变成军队的一种魔法。旧小说戏曲中所说的一种法术。 | 元 无名氏 《十样锦》第二折:“变昼为夜,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呼风唤雨。” |
bīng qiáng àng yǒng兵强将勇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
bīng xiāo gé yǎn兵销革偃 | 销毁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无战事。 | 前蜀 杜光庭《本命醮南斗词》:“垂回凶度厄之慈,开辍死上生之路,使一境之兵销革偃,四时之雨顺风调。” |
lì bīng sù mǎ厉兵粟马 |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 《新唐书 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
xuǎn shì lì bīng选士厉兵 | 士:军士;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指做好战前准备。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秋纪》:“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
bīng bù yàn zhà兵不厌诈 | 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
yì bù zhǔ cái,cí bù zhǔ bīng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yōng bīng zì gù拥兵自固 | 拥有掌握军队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 唐·李延寿《北史·齐本纪上》:“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 |
lì bīng sù mǎ历兵粟马 |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 |
zú bīng ān rěn阻兵安忍 | 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情。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nòng bīng huáng chí弄兵潢池 | 《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潢池,积水池。后因以“弄兵潢池”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 | 《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
bīng bù xuè rèn兵不血刃 |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
qiáng bīng fù guó强兵富国 | 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 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
dǐ zhǎng tán bīng抵掌谈兵 | 兵:军事。拍手畅谈军事。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回:“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 |
jiān jiǎ lì bīng坚甲利兵 | 坚甲:坚固的铠甲;兵:兵器。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也指装备精良的部队。 | 墨翟《墨子 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
jí wǔ qióng bīng极武穷兵 | 黩武。滥用武力。 | 《周书·韦孝宽传》:“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构怨连祸。” |
cǎo shuài shōu bīng草率收兵 | 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工作,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要‘草率收兵’。” |
bīng yǐ zài jǐng兵已在颈 | 颈:颈项。刀已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5回:“夷吾曰:‘此辈兵已在颈,尚欲累人耶?’” |
pī jiǎ zài bīng被甲载兵 | 身穿铠甲,手拿武器。指全副武装,披坚执锐。 | 唐·韩愈《画记》:“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 |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遣兵调将 | 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 《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
guó fù bīng qiáng国富兵强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
bīng bù jiē rèn兵不接刃 |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 《吕氏春秋 怀宠》:“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
dòu ér zhù bīng斗而铸兵 | 见“斗而铸锥”。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一本作“斗而铸兵”。 |
cùn bīng chǐ tiě寸兵尺铁 | 喻微小的武力。 | 宋·苏轼《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铁,而天下屏息,莫敢或争。” |
gòu yuàn lián bīng构怨连兵 | 构:结成;连兵:交战。指因结怨导致战争。 | 《周书·杜杲传》:“比为疆场之事,遂为仇敌,构怨连兵,略无宁岁。” |
àn jiǎ xiū bīng按甲休兵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不敢不听。” |
chǐ bīng cùn tiě尺兵寸铁 | 比喻微小的武力。 | 清·戴名世《八月庚申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翟义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 |
bīng bài jiàng wáng兵败将亡 | 兵:军队。军队打败仗,将官阵亡。形容作战失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
bīng duō zhě bài兵多者败 | 指兵卒过多的军队,常常会吃败仗,因为兵将各有所恃,号令不齐。 | 清 赵翼《陔馀丛考》:“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差兵过多则号令不齐,气势不贯,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
bīng bài rú shān dǎo兵败如山倒 | 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3章:“由于主将首先逃走,江西全线孙(传芳)军俄然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
xíng bīng liè zhèn行兵列阵 | 行:调动;列:排列。调动军队,排布阵势。泛指军事指挥艺术。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
jiá jiān bīng lì甲坚兵利 | 甲:盔甲;坚:坚固;兵:兵器;利:锋利。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比喻精锐部队。 |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客主人分》:“受敌者不得相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 |
fù zhōng bīng jiǎ腹中兵甲 | 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 《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
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胜败乃兵家常事 | 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 清 洪昇《长生殿 贿权》:“我想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偶然失利,情有可原。” |
bīng gé mǎn dào兵革满道 | 兵:兵器;革:甲胄。兵器装备胡乱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 | 汉·王充《论衡·寒温》:“六国亡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 |
shàng bīng fá móu上兵伐谋 |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 |
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胜负兵家常势 | 兵家:军事家;势:情势。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 《旧唐书·宪宗纪》:“胜负兵家常势,不可以一将失利,便沮或计。” |
àn bīng bù dòng按兵不动 | 按:止住。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
qiān jīn yòng bīng,bǎi jīn qiú jiàn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 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 | |
bīng wèi xuě rèn兵未血刃 | 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严武》:“高适是肃宗所任命的统帅,永王为地方兵力所击败身死之后,高适兵未血刃而罢。” |
pái bīng bù zhèn排兵布阵 | 指排列队伍,布设阵势。 | 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 |
lì bīng mò mǎ厉兵秣马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fēn bīng bǎ shǒu分兵把守 | 分散兵力,到处防守。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4回:“二城俱已收复,分兵把守,诸事停妥。” |
bīng qiáng jiàng měng兵强将猛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4回:“对众商议,一面差人往威胜晋王处,说宋江等兵强将猛,难以抵敌,乞添差良将镇守,庶保无虞。” |
dǐ bīng lì wǔ砥兵砺伍 | 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练军队。 | 《宋书·沈约自序》:“足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 |
huǎn bīng zhī jì缓兵之计 |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
bīng lái jiàng dí,shuǐ lái tǔ yàn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 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元 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
jiě bīng shì jiǎ解兵释甲 | 解:解除。释:卸下。解除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参战。 | 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解兵释甲,社稷宁谧,黎民乐业。” |
bīng guì shén sù兵贵神速 | 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
dān bīng gū chéng单兵孤城 | 单兵:寡弱无援的军队;孤城:孤立无依的城池。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势力单薄,没有外援。 | 《后汉书·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 |
bīng xiōng zhàn wēi兵凶战危 | 指战事凶险可怕。 | 汉 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卬之间耳。” |
shèng shí lì bīng盛食厉兵 | 吃饱饭,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 《商君书·兵守》:“壮男之军,使励食厉兵,陈而待敌。” |
hán xìn yòng bīng,duō duō yì bàn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 比喻越多越好。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此是化工造物之妙,与文同用。” |
lì bīng mò mǎ砺兵秣马 | 砺:磨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 明·朱元璋《皇陵碑》:“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 |
xiōng zhōng bǎi wàn bīng胸中百万兵 | 比喻胸怀雄谋大略。 | 元·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折:“凭着你灭寇功,举将能,两般儿功效如红定,为甚俺莺娘心下十分顺,都只为君瑞胸中有百万兵。” |
jiāo bīng bì bài骄兵必败 |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 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
fù guó jiāng bīng富国彊兵 | 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