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95 个忧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màn yì shēng yōu慢易生忧 | 慢:疏慢;易:轻易;忧:忧愁。疏慢轻易必然坏事,因而产生忧愁。 | 《管子·内业》:“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
nèi yōu wài huàn内忧外患 | 忧:忧虑;患:祸患。指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部的侵略。 | 先秦 管仲《管子 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
yuàn tiān yōu rén怨天忧人 | 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
zhǔ yōu chén rǔ主忧臣辱 |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lè ér wàng yōu乐而忘忧 | 高兴得忘记了忧愁 | |
yōu guó āi mín忧国哀民 | 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会坐朝堂,则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苟转相顾望,莫肯违止。” |
yōu xīn rú dǎo忧心如捣 |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 《诗经 小雅 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gù nèi zhī yōu顾内之忧 | 顾:照管,照顾。指对后方的忧虑、担心。 | 《宋史·李处耘传》:“赏厚则人无顾内之忧,恩深则士有效死之志。” |
gāo zhěn wú yōu高枕无忧 |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
zhǒu yè zhī yōu肘腋之忧 |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臣兼常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倘此例他日踵行,亦肘腋之忧。” |
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xiān ào shì zhě hòu yōu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骄傲,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 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jí rén zhī yōu急人之忧 | 急:着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 《纪闻·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重特达之春,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 |
xiān yōu hòu lè先忧后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qǐ guó yōu tiān杞国忧天 | 同“杞人忧天”。 | 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
qǐ guó zhī yōu杞国之忧 | 同“杞人忧天”。 |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tóng yōu xiāng jiù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怜:怜惜。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yōu guó wàng sī忧国忘私 | 忧:忧虑。忧虑国事,忘记了私事。 | 《古文苑·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
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yǔ mín tóng yōu与民同忧 | 忧:忧患。与人民共忧患。 | 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 |
nèi yōu wài wǔ内忧外侮 |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十九回:“霸踞关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
tì gǔ rén dān yōu替古人耽忧 | 指不必要的忧虑。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忧心忡忡 |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wú yōu wú lǜ无忧无虑 |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
bào xǐ bù bào yōu报喜不报忧 | 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实际上是说假话 | 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过去报喜不报忧,现在也报忧了,这就可以医治自满和麻痹。” |
pái yōu jiě nán排忧解难 | 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 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
yōu guó wàng shēn忧国忘身 | 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 | 《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
yōu guó fèng gōng忧国奉公 |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儿行千里母担忧 | 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
lí wěi zhī yōu嫠纬之忧 | 嫠:寡妇;纬:织物的横线。指为国忧虑。 | 宋·文天祥《癸亥上皇帝书》:“臣何敢追尤往事,上渎圣聪,独方来计,则嫠纬之忧,不能忘情焉。” |
yōu xíng yú sè忧形于色 | 形:表现。色:面色表情。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 | 《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 |
tōng yōu gòng huàn通忧共患 | 共同承担忧患。 | 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 |
yōu guó yōu mín忧国忧民 |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yōu chán wèi jī忧谗畏讥 | 担忧被谗言中伤。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lè xíng yōu wéi乐行忧违 | 谓所乐的事就去做,所忧的事则避开。语本《易·干》:“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 语出《易·干》:“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
zhuǎn yōu wéi xǐ转忧为喜 | 由忧愁转为欢喜。 | 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
yōu guó ài mín忧国爱民 | 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yōu huàn yú shēng忧患余生 | 忧患:困苦患难;余生:大灾难后侥幸存活的生命。指饱经患难之后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 沈砺《感怀》:“光阴潦草歇繁华,忧患余生辄自嗟。” |
xuān cǎo wàng yōu萱草忘忧 | 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指想法解忧。 | 《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同‘萱’)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
yōu guó rú jiā忧国如家 | 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 | 汉·汉成帝《赐翟方进册》:“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
zhōng shēn zhī yōu终身之忧 | 指一生的忧虑。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
dān yōu jí cuì单忧极瘁 | 谓极尽忧虑辛劳之苦。单,通“殚”。 | 清·曾国藩《陈岱云易安人墓志铭》:“安人单忧极瘁,衣不解带者四十余日。” |
yōu guó xù mín忧国恤民 | 恤:体恤。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 汉·徐幹《中论·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 |
yōu gōng rú jiā忧公如家 | 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洪传》:“洪少不好学问,而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
yōu xīn ruò zuì忧心若醉 | 心中愁苦,神智像喝醉了一样。 | 《唐太宗入冥记》:“今受罪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忧心若醉。” |
yōu fèn chéng jí忧愤成疾 | 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 《五代史平话 晋史》:“契丹因晋主招纳吐谷浑,遣使来让(责备),晋主忧愤成疾。” |
sī shēn yōu yuǎn思深忧远 | 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形容考虑周到。 |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
bǎo jīng yōu huàn饱经忧患 |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
yōu xīn rú fén忧心如焚 | 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 《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
yōu gōng wú sī忧公无私 | 忧:愁苦,忧虑。忧虑国家公事,不考虑个人私事。 | 三国·魏·桓范《世要论·臣不易》:“陈之于主,行之于身,志于忠上济事,忧公无私。” |
zì xiāng jīng rǎo自相惊忧 | 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qǐ rén yōu tiān杞人忧天 |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
xīn fù zhī yōu心腹之忧 | 犹心腹之疾。 | 明·郭勋《英烈传》第69回:“我兵宜先救心腹之忧,后除手足之患。” |
yōu huàn yú shēng忧患馀生 | 指饱经艰难困苦之后留存下来的生命。 | |
qī nǚ yōu lǔ漆女忧鲁 | 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 清·毛祥麟《墨余录·开捐例》:“行见贞下起元,物极必反,沙汰之政,当轴必已筹及,毋徒为漆女之忧鲁也。” |
wú wàng zhī yōu无妄之忧 | 平白无故遭灾的忧虑。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
yōu gōng wàng sī忧公忘私 |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
yōu xīn rú chéng忧心如酲 | 酲:酒醉未醒的状态。心中一忧虑,神智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形容心情十分愁苦压抑。 | 《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
xiāo gàn yōu láo宵旰忧劳 | 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 《明史 吴时来传》:“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
zhǔ yōu chén láo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
gāo zhěn wù yōu高枕勿忧 | 犹言高枕无忧。 | 《四游记·玉帝起来赛宝通明会》:“比丘曰:‘娘亲高枕勿忧。自古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
yōu shēn sī yuǎn忧深思远 | 深刻忧虑,长远打算。 | 《诗经 唐风 蟋蟀》小序:“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
lè jí zé yōu乐极则忧 | 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
jì sūn zhī yōu季孙之忧 | 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 |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yōu xīn rú xūn忧心如薰 | 薰:同“熏”。忧虑的心情就像被火熏烤一样。形容十分焦虑。 | 《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炎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薰。” |
yōu xīn rú zuì忧心如醉 | 心中愁苦,神智像喝醉了一样。 | 《诗经·秦风·晨风》:“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
lè yǐ wàng yōu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chóu zī zhī yōu畴咨之忧 | 畴咨:访问、访求。指人才难求的忧虑。 | 《尚书 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
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 shì,xiān lè shì zhě hòu yōu shì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享乐,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hòu gù zhī yōu后顾之忧 |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将来的忧患。 | 北齐 魏收《魏书 李沖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 |
fù sù zhī yōu覆餗之忧 | 覆:翻;餗:鼎里的食物。鼎足坏了,食物倒出。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 | 《晋书·韩伯传》:“于时疆场多虞,宪章罕备,天子居缀旆之运,人臣微覆餗之忧。” |
yōu guó wàng jiā忧国忘家 |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 《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
lù sǒu zhī yōu路叟之忧 | 指百姓的疾苦。 |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 |
xiān yōu hòu xǐ先忧后喜 |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欢喜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您稳放着个先忧后喜,我空怀着个有苦无甘。” |
xiāo gàn yōu qín宵旰忧勤 | 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本署院任京秩时,伏见朝廷崇尚节俭,宵旰忧勤,属在臣工,尤宜惕厉。” |
bù kān qí yōu不堪其忧 |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nèi gù zhī yōu内顾之忧 | 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晋·左思《咏史》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
yōu shèng wēi míng忧盛危明 | 犹言居安思危。 |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
rú yǒu yǐn yōu如有隐忧 | 忧:愁苦,忧愁。好像内心有说不出的忧愁 | 《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
bù cè zhī yōu不测之忧 |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
cǎi xīn zhī yōu采薪之忧 | 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
tóng yōu xiāng jiù同忧相救 |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yōu néng shāng rén忧能伤人 | 忧:愁苦,忧虑。忧郁愁苦的情感能损伤人的健康。 | 东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
yīn yōu qǐ shèng殷忧启圣 | 殷:深。深切的忧虑能启发最高的智慧。 | 晋·刘琨《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
léi xiè zhī yōu缧绁之忧 |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被囚禁的忧虑。指有坐牢的危险。 | 鲁迅《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 |
fù xīn zhī yōu负薪之忧 | 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
tì gǔ rén dān yōu替古人担忧 | 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
qǐ rén zhī yōu杞人之忧 | 同“杞人忧天”。 | 曾朴《孽海花》第27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杞人之忧。” |
yín yōu xī tì寅忧夕惕 | 寅:寅时,泛指早晨;惕:担心。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胆。 | 《南齐书·明帝纪》:“仰系鸿丕,顾临兆民,永怀先构,若履春冰,寅忧夕惕,罔识攸济。” |
wú lǜ wú yōu无虑无忧 | 同“无忧无虑”。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0回:“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
jī yōu chéng jí积忧成疾 | 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
yōu xīn qiāo qiāo忧心悄悄 | 忧虑不安貌。 | 《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
yōu xǐ jiāo jí忧喜交集 | ||
zhī mìng bù yōu知命不忧 | 识天命者无忧虑。 |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