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灾揽祸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āo zāi lǎn huò
基本解释招揽灾祸。
出处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暂未找到成语招灾揽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招灾揽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祸绝福连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十二卷:“万神即时倒,合会琼羽门。使令散祸,祸绝福连。上寝玉堂,世受名仙。” |
齿牙为祸 | 《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
祸乱滔天 | 《晋书·惠帝纪》:“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废重宫,宗庙纪绝。” |
直言贾祸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无妄之灾 |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
大包大揽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大包大揽地说:‘这个小姑娘,跟我投缘分。’” |
谦受益,满招损 |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
祸国误民 |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
福善祸淫 | 《尚书 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孔传:“政善,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
罪魁祸首 | 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市怨结祸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己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
怨府祸梯 | 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
招财进宝 |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招财进宝臻佳瑞,合家无虑保安存。” |
招兵买马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限他三年内招兵买马,骚扰淮阳地方,相机而行,以开征进之路。” |
花枝招展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
祸不单行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
祸起隐微 | 宋·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圣人贵于谋始,智者察于未形。祸起隐微,危生安逸。” |
金字招牌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
祸国殃民 |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
亡猿祸木 |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
祸在眼前 | |
全身远祸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
血光之灾 | 元 无名氏《盆儿鬼》楔子:“此卦洽谈室一百日内,有血光之灾,只怕躲不过去。” |
祸从口出 |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