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视狼步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ng shì láng bù
基本解释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暂未找到成语鹰视狼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鹰视狼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暝不视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有断脰绝腹,一暝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
一步一个脚印 | 老舍《正红旗下》:“只有正正堂堂,一步一个脚印的妇人才能负此重任。” |
一步一计 | |
一步一趋 | 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 |
一步一鬼 | 汉·王充《论衡·订鬼》:“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
一步三摇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9回:“嘱咐家丁看门户,他这才一步三摇来到大门。” |
一步登天 | 清 李绿园《歧路灯》:“万望口角春风,我就一步登天,点了买办差,就过好日子。” |
一瞑不视 | 《战国策·楚策一》:“有断头绝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
一视同仁 |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七步之才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七步八叉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
七步奇才 |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
七步成章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
七步成诗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三步两脚 | 周立波《民兵》:“她靸着鞋子,三步两脚赶到侧铺的跟前。” |
三脚两步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太太三脚两步,走进房间。表老爷周大权,押着行李也就来了。还有跟来的丫头,忙着替太太找梳头家伙,又找盆打洗脸水。” |
不可轻视 | 邓小平《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这些发展的政治意义是丝毫不可轻视的。” |
不堪视听 | 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其菲薄揶揄,不堪视听。” |
不敢越雷池一步 | 晋 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不步人脚 | 明 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
不越雷池一步 | 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 |
东趋西步 | 汉·焦赣《易林·比之损》:“二人异路,东趋西步,千里之外,不相知处。” |
中山狼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
举步如飞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42回:“宗保举步如飞,向马后赶上,踊身一跃,跳上了马。” |
举步生风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相见了,便觉得分外高兴,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是这二种人与他说得活着。” |
五十步笑百步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五步成诗 | 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
井中视星 | 《尸子·广释》:“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