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惊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惊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zì jīng zì guài自惊自怪自己觉得又害怕又惊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
yú jīng niǎo sàn鱼惊鸟散见“鱼溃鸟散”。《陈书·高祖纪上》:“公以国盗边警,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
jīng cǎi jué yàn惊采绝艳谓文采惊人,辞藻华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dǎ yā jīng yuān打鸭惊鸳见“打鸭惊鸳鸯”。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
jīng è shī sè惊愕失色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xīn jīng dǎn pà心惊胆怕内心惊惧害怕。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受了他五七日心惊胆怕,不似这两三程行得人力尽身乏。”
chī jīng shòu pà吃惊受怕受惊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2回:“老父惊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
jīng xīn hài shén惊心骇神谓内心感到十分震惊。《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须达闻说,惊心骇神,渴仰之情,不离心腑。”
shén sè bù jīng神色不惊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miào yǔ jīng rén妙语惊人妙语:有深意或动听的语言。绝妙动听的语言令人吃惊。
jīng xīn diào pò惊心吊魄见“惊心动魄”。清·无名氏《惧内供状》:“将登山临水,总是惊心吊魄之场。”
hún jīng pò luò魂惊魄落形容极度惊恐。明·陈汝元《金莲记·诗案》:“此本一上,这厮不独削籍清朝,抑且置身圜土,使众人魂惊魄落,舌结口钳。”
chéng xū kě jīng乘虚可惊乘:趁;虚:空虚;惊:惊吓。趁敌人空虚可以恐吓他。《投笔肤谈·达权》:“乘分可图,乘虚可惊,乘敌可取。”
jīng xīn liè dǎn惊心裂胆见“惊心破胆”。茅盾《子夜》:“他来上海也已经有两三天了,然而在前线炮火中的惊心裂胆,以及误陷入敌阵被俘那时候的犹疑委屈,还不曾完全从他脑膜上褪去。”
hè yuàn yuán jīng鹤怨猿惊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chù mù jīng xīn触目惊心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láng gù qiān jīng狼顾麕惊比喻惊恐万状。
jīng fēng hài làng惊风骇浪喻使世俗震动、极不寻常。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据地保那张报单,五路通详上去,奉到宪批,批了‘如详办理’四个大字,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
ròu chàn xīn jīng肉颤心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三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jīng gōng zhī niǎo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晋书 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jīng hún luò pò惊魂落魄同“惊魂丧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魄,不敢再战。”
hún jīng dǎn chàn魂惊胆颤形容惊恐万分。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33回:“薛举一枝画戟神出鬼没,若舞梨花,遍身解数。官军看了,个个魂惊胆颤。”
jīng fēng chě huǒ惊风扯火形容大惊小怪,自相惊扰。沙汀《在祠堂里》:“总是惊风扯火的!请问,搜查也搜查了,他还会把那个抓起来去枪毙么?不会的。”
lìng rén chī jīng令人吃惊让人感到惊讶。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jīng shì jué sú惊世绝俗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jīng huāng shī sè惊慌失色见“惊惶失色”。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
jiàn guàn bù jīng见惯不惊经常看到,习以为常。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jīng hún duó pò惊魂夺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老舍《四世同堂》:“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上去。”
jī quǎn wú jīng鸡犬无惊见“鸡犬不惊”。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17回:“城中兵不血刃,鸡犬无惊,百姓大悦。”
dān jīng shòu pà耽惊受怕担受惊吓。元 刘致《端正好 上高监司》:“受官差在旅途,耽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
dǎ cǎo jīng shé打草惊蛇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bǐ chàng wú jīng匕鬯无惊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同“匕鬯不惊”。黄远庸《弹劾案与新内阁》:“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匕鬯无惊之新阁出现者也。”
jīng kǒng shī cuò惊恐失措措:安排。害怕得脸都变了色。都德《柏林之围》:“我和他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
jīng huáng shī sè惊惶失色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元 孔齐《至正直记 罗太无高节》:“司徒称名大呼,以手触扃。从官偕至者,动以百骑,惊惶失色”
hǎi bō bù jīng海波不惊惊:震动。比喻平安无事。唐·李庾《东都赋》:“开元太平,海波不惊,乃驾神都,东人夸荣。”
mào bù jīng rén貌不惊人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xīn jīng dǎn suì心惊胆碎碎:破裂。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jīng tāo jù làng惊涛巨浪同“惊涛骇浪”。清·李调元《大风渡黄河歌》:“我闻黄河天上来,惊涛巨浪相喧豗。”
jīng tiān dì qì guǐ shén惊天地泣鬼神惊:震惊。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yī zuò jìn jīng一坐尽惊谓满座皆惊服。《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jīng xīn hài zhǔ惊心骇瞩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或目所不睹,则忽而不戎,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
jīng xīn chù mù惊心怵目同“惊心骇瞩”。季新《红楼梦新评》:“如今批了出来,准科学的学理,以指中国家庭的种种症结,使人阅之,惊心怵目。”
jīng xīn sàng pò惊心丧魄亦作“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清·唐甄《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jīng xīn duó mù惊心夺目指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清·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yī zuò jiē jīng一坐皆惊见“一坐尽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guǐ kū shén jīng鬼哭神惊形容极度惊恐。《水浒传》第七十回:“张清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鸣;鸟叫。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yī míng jīng rén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zǒu yǐn jīng shé走蚓惊蛇蚓:蚯蚓。跑着的蚯蚓,惊走的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元·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锦绣额赠新题走蚓惊蛇,丹青帧摸巧样回莺舞鹤。”
yī zuò jiē jīng一座皆惊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tiān jīng shí pò天惊石破形容巨响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惊。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jīng hún shī pò惊魂失魄同“惊魂丧魄”。《抗日歌谣·歌颂八路军》:“八路,八路……赛如猛虎;敌人一见,惊魂失魄掉屁股。”
dà jīng shī sè大惊失色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jī quǎn bù jīng鸡犬不惊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dān jīng shòu pà担惊受怕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jiǎo ruò jīng lóng矫若惊龙矫:强劲。强劲得像惊龙一样。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晋书 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ān jīng rěn pà担惊忍怕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diào dǎn jīng xīn吊胆惊心犹言吊胆提心。《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jīng cái fēng yì惊才风逸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wén chǒng ruò jīng闻宠若惊犹言受宠若惊。南朝·梁·殷芸《小说》第二卷:“恐泊泥以浊白水,飘尘以乱清风,是以承命倾筐,闻宠若惊。”
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半夜敲门不吃惊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jīng qǐ liáng chén惊起梁尘《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打鸭惊鸳鸯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宋 梅尧臣《打鸭》诗:“莫打鸭,打鸭惊鸳鸯。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鸧。”
jīng huāng wú cuò惊慌无措同“惊惶失措”。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更深夜静,不提防汉兵直抵矶下,鼓噪而前,惊慌无措。”
jīng huáng wàn zhuàng惊惶万状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jīng shī dòng zhòng惊师动众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只怕燕窝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jīng huáng wú cuò惊惶无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幺办才好。《北齐书 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hún jīng dǎn luò魂惊胆落形容惊恐万分。《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虽是圣人,亦得魂惊胆落。”
yòu jīng yòu xǐ又惊又喜既惊讶又高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忽闻有人唤他,强展星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
jīng ěr hài mù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
niǎo jīng yú sàn鸟惊鱼散见“鸟散鱼溃”。《旧唐书·契宓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zì xiāng jīng rǎo自相惊忧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chù mù jīng xīng怵目惊心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
jīng xǐ ruò kuáng惊喜欲狂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xīn jīng shòu pà躭惊受怕犹言担受惊吓。
jīng hún shè pò惊魂摄魄见“惊魂夺魄”。《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yuán jīng hè yuàn猿惊鹤怨猿猴惊恐,鹤哀怨。形容凄凉悲哀的气氛。多指因战乱,人死于战场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鹤怨”、“鹤怒猿啼”。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zì xiāng jīng rǎo自相惊扰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jīng xīn hài mù惊心骇目同“惊心骇瞩”。达时《夫已氏之支那观》:“不学如余,固不能直揭其隐,亦聊为读者惊心骇目,不为所惑之一助云尔。”
xū jīng yī cháng虚惊一场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王朔《痴人》:“我坚信我会被稠密的气流托住,托不住也会在坠落过程中倏地醒来,在床上虚惊一场。”
jīng shén pò dǎn惊神破胆形容极其恐惧。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凡所书判,或是卒然,故趋事皆惊神破胆矣。”
jīng xián zhī niǎo惊弦之鸟见“惊弓之鸟”。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xīn jīng dǎn shè心惊胆慑慑:恐惧。指人内心惊惧害怕。《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怀中履孝,道广德新,合力义亏,仁者心惊胆慑。”
xīn jīng dǎn hán心惊胆寒同“心惊胆战”。明·李日华《南西厢记·飞虎授首》:“心惊胆寒,浑身上淋漓雨汗。”
jīng rén zhī jǔ惊人之举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xīn jīng ròu zhàn心惊肉战见“心惊肉跳”。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dǎn jīng xīn zhàn胆惊心战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明·陆采《怀香记·索香看墙》:“可怜平地风波变,天那好苦,霎时间胆惊心战。”
xīn jīng dǎn liè心惊胆裂同“心惊胆战”。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合后兵心惊胆裂。”
jīng tān dòng dì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jīng xǐ jiāo jiā惊喜交加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惊又喜。金 董解元《西厢记》卷四:“生闻之,惊喜交集。”
jīng xīn cǎn mù惊心惨目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清·俞蛟《梦厂杂著·春明丛说·人骨箸记》:“骷髅累累,杂骨如竹头木屑,堆置墙角如阜……不禁惊心惨目。”
jīng shén qì guǐ惊神泣鬼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yú jīng niǎo kuì鱼惊鸟溃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速崩溃,完全失败。《隋书·杨玄感传论》:“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鱼惊鸟溃。”
hài làng jīng tāo骇浪惊涛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唐 田颖《玉山堂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xīn jīng dǎn zhàn心惊胆战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jīng tāo nù làng惊涛怒浪同“惊涛骇浪”。宋·韩拙《论观画别识》:“巅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竑腾沸,喷溅漂流。”
piān ruò jīn hóng翩若惊鸿翩:轻快;轻盈。轻快得像惊飞的鸿雁;形容姿态轻盈。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jiàn shàn ruò jīng见善若惊善:善良,美好;惊:震动。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忠果正直,心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如仇。”
jīng hún sàng pò惊魂丧魄形容十分恐惧。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jīng yuán tuō tù惊猿脱兔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