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口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口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kǒu zhōng cí huáng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kǒu shuō wú píng口说无凭单凭口说,不足为据。元 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咱两个口说无凭。”
zhé jiǎo zhī kǒu折角之口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五鹿狱狱,朱云折其角。”
kǒu ěr bìng zhòng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xiū kǒu xiū jiǎo羞口羞脚羞:难为情。口和脚都感到害羞。形容言谈举止不大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也有言语钝拙的,也有举止轻浮的,也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的。”
kōng kǒu wú píng空口无凭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bìng cóng kǒu rù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kǒu zào hóu gān口燥喉干燥:干。形容非常干渴。老舍《赵子曰》:“直喊到他口燥喉干,心中发空,才打道进城回公寓。”
duō kǒu ā shī多口阿师指喜欢多话的人。宋·圆悟《碧岩录》卷五:“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
qián kǒu jié shé钳口结舌钳口:嘴巴张不开;结舌:舌头转不动。形容紧闭嘴巴;不敢说话。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
jié shé dù kǒu结舌杜口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kǔ kǒu zhī yào苦口之药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dù kǒu jié shé杜口结舌犹言杜口吞声。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xìng jí kǒu kuài性急口快性子急,有话就说。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yù bù jué kǒu誉不绝口不住地称赞。
kǒu zhuì tiān huā口坠天花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华,同“花”。
mà bù jué kǒu骂不绝口骂声不断。《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上:“乃令经板夹而锯之,致死骂不绝口。”
kǒu shàng rǔ xiù口尚乳臭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kāi kǒu jiàn xīn开口见心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9卷:“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
fó xīn shé kǒu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jiāo kǒu zàn yù交口赞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唐 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
yì kǒu tóng shēng异口同声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shī zī dà kāi kǒu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狮子大开口,做一个门户势子,等候来人,上中下三路,皆不能出其匡郭。”
jué kǒu bù tí绝口不提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见了抚台,绝口不提一字,免得抚台心上生疑。”
chì kǒu bái shé赤口白舌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唐 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quán bù lí shǒu,qǔ bù lí kǒu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shí zì jiē kǒu十字街口十字街头。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kǒu duō shí guǎ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kǒu zhū bǐ fá口诛笔伐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dùn kǒu wú yán顿口无言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骂得王庆顿口无言,插烛也似磕头求方便。”
jīn kǒu yù yán金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rú chū yī kǒu如出一口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下》:“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
wàn kǒu yī tán万口一谈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zhòng kǒu zhī biàn众口之辩比喻各学派间的辩论。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杂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因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
nòng kǒu míng shé弄口鸣舌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南朝梁·任昉《奏弹范缜》:“弄口鸣舌,只足饰非。”
jīn kǒu mù shé金口木舌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mù dèng kǒu wāi目瞪口歪形容气极时的神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头有话问你!’”
yí rén kǒu shí贻人口实贻:给;口实:话柄;即可让人利用的口实。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人口实。”
kǒu ruò xuán hé口若悬河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yǎn kǒu hú lú掩口胡卢胡卢:笑貌。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yǎn kǒu hú lú掩口葫芦捂着嘴笑。《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mù zhēng kǒu dāi目怔口呆同“目瞪口呆”。茅盾《惊蛰》:“当下那霹雳似的一声,真把所有在场的贵客都吓得目怔口呆。”
kǔ kǒu liáng yào苦口良药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xiāng yǔ yī kǒu相与一口串通一气,异口同声。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相与一口,惑主败法,以乱士民。”
biàn kǒu lì shé辩口利舌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汉 王充《论衡 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ài kǒu shí xiū爱口识羞爱:吝惜。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耽误。”
qián kǒu cè mù箝口侧目箝口:闭口不说话;侧目:怒目而视。闭嘴怒目而视。形容敢怒不敢言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上司荐之曰干员,同僚推之曰能吏,小民之受其鱼肉者,虽痛心疾首箝口侧目,而无奈何也。”
fǎn yǎo yī kǒu反咬一口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kǒu bù zé yán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北史 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kǒu zhōng zǎo shī口中蚤虱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韩非子·七术》:“(王)以临东阳,则邯鄣口中虱也。”
kǒu wěn shēng huā口吻生花比喻谈吐文雅。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五卷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
zhāng kǒu jié shé张口结舌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hǔ kǒu táo shēng虎口逃生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也作“虎口余生”。元 无名氏《朱砂担滴水浮沤记》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腾腾再不消停。”
dèng mù chǐ kǒu瞪目哆口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清 无名氏《帝城花样 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kǒu chū dā yán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
mù dèng kǒu jié目瞪口结同“目瞪口呆”。王以仁《流浪》:“当他们要我在那张表上填写着我的职业和来杭的目的时,我真是目瞪口结的呆住了。”
hǔ kǒu yú shēng虎口余生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唐 刘长卿《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xīn wèn kǒu,kǒu wèn xīn心问口,口问心指内心反复思量,自问自答。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心问口,口问心,打算良久,连那奇珍异宝卖了,大约也够了,且自顾命要紧。”
kǒu ěr zhī xué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wǎng kǒu bá shé枉口拔舌比喻信口胡说。多指造谣生事,恶意中伤。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wàng kǒu bā shé妄口巴舌比喻胡言乱语。有时也指造谣污蔑。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
shǐ kǒu dǐ lài矢口抵赖一口咬定,死不承认。叶兆言《花煞》第一卷第一章:“裕顺吓了一跳,连忙矢口抵赖,咬定绝无此事。”
mǎn kǒu zhī hū zhě yě满口之乎者也满口文言词语。指人物的书呆子气。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rén duō kǒu zá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端能造言诽谤主人。”
yǎn kǒu shī shēng掩口失声谓忍不住笑出声来。明·马愈《马氏日抄·风异》:“众闻予言,将以为诞也,皆掩口失声。”
mù dèng kǒu dāi目瞪口呆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miǎn kāi zūn kǒu免开尊口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田汉《关汉卿》第五场:“谁跟你开玩笑!这事让朱四姐出面,你就免开尊口!”
bì kǒu bù tán闭口不谈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沈从文《边城》:“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kǒu sì xuán hé口似悬河见“口若悬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dú yào kǔ kǒu毒药苦口毒药:攻毒的药物。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kǒu yōng ruò chuān口壅若川《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shùn kǒu kāi hé顺口开河犹言信口开河。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回:“我原来是私访,为何顺口开河?”
yá bái kǒu qīng牙白口清比喻说话清楚。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怎当得十三妹定要问他个牙白口清,急得无法。”
mù dèng kǒu zhāng目瞪口张同“目瞪口呆”。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时甩开手,曾文彩目瞪口张地望着他。”
hǎo yán zì kǒu,yǒu yán zì kǒu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莠言:坏话。好话出自他的口,坏话出自他的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诗经·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yǐn wéi kǒu shí引为口实口实:话柄。作为谈话的资料。指作为指责、攻击或嘲笑的话柄。许德珩《回忆蔡元培先生》:“北洋军阀政府对他在教育事业上力图革新,极为不满,尤其对于北京大学男女同校一节,引为口实。”
chán kǒu áo áo谗口嗷嗷谗:说别人坏话;嗷嗷:七嘴八舌地诽谤。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别人。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无罪无辜,谗口嗷嗷。”
kǒu shì xīn miáo口是心苗犹言为心声。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却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频频叫。”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yǎng jiā hú kǒu养家糊口谓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清·吴璿《飞龙全传》第15回:“养家糊口,个个皆然。”
chū kǒu chéng zhāng出口成章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lóng kǒu duó shí龙口夺食指庄稼收获期内于连雨天抢收粮食胡正《汾水长流》第18章:“眼看到了这‘龙口夺食’的麦收季节,他的麦地又多,错一天,就怕把他们到口的麦子耽误了。”
kǒu bù èr jià口不二价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bèn kǒu zhuō shé笨口拙舌没有口才,不善言谈。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zhòng kǒu xiāo shuò众口销铄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空口说白话形容只是口头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或实际行动。《旧唐书 宪宗本纪》:“凡好事口说则易,躬行则难。卿等既言之,须行之,勿空口说。”
kǒu chū bù xùn口出不逊逊:恭顺;谦逊。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没有礼貌。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6回:“他说我讹他,还口出不逊,打了我一顿,求老爷公断。”
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bái fèi kǒu shé白费口舌谈话一无所获。
tán bù róng kǒu谈不容口犹言赞不绝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
kǒu qiǎo shǒu zhuō口巧手拙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kǒu kǒu shēng shēng口口声声不止一次;反反复复地陈述或表白。形容总把某种说法挂在口头上。元 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jìn kǒu juǎn shé噤口捲舌指缄默不言。
qián kǒu jiǎo shé钳口挢舌闭口翘舌。形容因惊讶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清史稿·朱琦传》:“一旦遇大利害,抢攘无措,钳口挢舌而莫敢言。”
qián kǒu jìn yǔ拑口禁语拑:同“钳”,用东西夹住。闭口不言。形容保守秘密不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今日贾政在席上也自拑口禁语。”
jí kǒu xiàng sī极口项斯谓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明·袁宏道《与钱象先生》:“仆极口项斯矣。茂苑虽多士,当今无出公右者。”
jī kǒu niú hòu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