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立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lì gān jiàn yǐng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
āi huǐ gǔ lì哀毁骨立 |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lì shí sān kè立时三刻 | 立刻、马上。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有天听了朋友一句玩笑话,便立时三刻逼我母亲出去,一刻不能相容。” |
chí qiāng hú lì持枪鹄立 | 鹄:天鹅;鹄立:像天鹅一样站立。形容军人手握钢枪,庄严肃立。 |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近别墅及别墅内武装保卫森严,持枪鹄立。” |
chéng jiā lì jì成家立计 | 犹言成家立业。 | 元·刘致《红绣鞋·劝收心》套曲:“不指望成家立计,则寻思卖笑求食。” |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
yù lì tíng tíng玉立亭亭 | 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 元·乔吉《七夕赠歌者》曲:“水洒不著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 |
cháng shēn hè lì长身鹤立 | 鹤立:像鹤站立。形容瘦而高的人。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就在这一阵笑语声中,有一个长身鹤立的人……两脸绯红,醉态可掬,七跌八撞的冲进房来。” |
hǎi lì yún chuí海立云垂 | 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
jiàn gōng lì shì建功立事 | 犹“建功立业”。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书》:“见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则幕之。” |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 |
jiàn gōng lì yè建功立业 |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和事业。 | 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
lì méi dèng yǎn立眉瞪眼 | 倒竖双眉,圆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样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她退了两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你别动!’” |
jīn jī dú lì金鸡独立 | 中国武术的一种姿式。像公鸡似的用一足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式。也泛指用一只脚站立。 |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 |
chéng jiā lì yè成家立业 | 成家:组成家庭;即结婚;立业:建立事业。指能独立生活或建立某种事业。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定山惟素山主》:“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成家立业。’曰:‘见后如何?’师曰:‘立业成家。’” |
liǎng xióng bù bìng lì两雄不并立 | 指两雄不能并容,必定相争斗兼并。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古语云‘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 |
yuán bǐ lì jiù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
wēi rán yì lì巍然屹立 | 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 梁启超《新民说》第三节:“吾国夙巍然屹立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与他方大国,未一交通。” |
miàn qiáng ér lì面墙而立 | 比喻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 | 《尚书·周官》:“不学墙面。”孔安国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
lì shēn yáng míng立身扬名 | 立身: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扬:传布。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名声远扬。 | 三国 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潜精坟籍,立身扬名。” |
wēi rán sǒng lì巍然耸立 |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
zhèng sè lì cháo正色立朝 | 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
yíng rèn lì jiě迎刃立解 | 同“迎刃而解”。 | 清·魏源《圣武记》第二卷:“苟官兵长驱,则澧州、常德、湘阴迎刃立解,可以夹攻长沙。” |
lì chǎng bù wěn立场不稳 | 对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不能持之以恒。 |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他们是立场不稳,爱憎不明,敌我不分。” |
lì dǔn xíng mián立盹行眠 | 立:站;盹:瞌睡。站着要打盹,行走要睡觉。形容非常疲倦。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我,我立盹行眠。” |
wēi rán tǐng lì巍然挺立 | 巍然:高大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 肖兵《太行青松》:“山上那浓郁葱茏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满生机。” |
wú lì zhuī zhī dì无立锥之地 | 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 | 《庄子 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吕氏春秋 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
miè dé lì wéi灭德立违 | 灭:消灭。败坏道德,做违背道德的事。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 |
shǎng lì zhū bì赏立诛必 | 谓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 |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赏立诛必,虽失十左氏无伤也;赏不立,诛不必,虽得十左氏无益也。” |
dāng jiā lì jì当家立纪 | 指管理家务。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这娘子今年不上二十五六岁,生的长挑身材,一表人物,打扮起来就是个灯人儿。风流俊俏,百伶百俐,当家立纪、针指女工、双陆棋子,不消说。” |
pín wú lì zhuī贫无立锥 | 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富者田连阡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
lì shēn xíng jǐ立身行己 | 存身自立,行为有度。 | 《北史·柳虬传》:“机立身行己,本以宽雅流誉,至于登朝正色,可谓不违直道。” |
zhù shū lì yán著书立言 | 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 明·李贽《焚书·童心说》:“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 |
chuí shǒu shì lì垂手侍立 | 垂:低下;垂手:表示恭敬;侍:侍侯。形容恭敬地站在旁边随时听从吩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侍立,伺候烧纸。” |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ǎ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
zhù shū lì shuō著书立说 | 著:写作;撰述;立:建树;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也作“著书立言”。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
sān zú dǐng lì三足鼎立 |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
lián wán lì nuò廉顽立懦 | 谓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shì yù zé lì事预则立 | 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zhuó lì jī qún卓立鸡群 |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dài zuì lì gōng戴罪立功 | 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 《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
zào tiān lì jí造天立极 | 造:到,往;极:准则。指君王登上帝位,确立纲纪。 | 唐·陈子昂《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伏惟陛下,革命开基。造天立极,方且弘宜帝典。” |
dà pò dà lì大破大立 | 大举击毁旧物,大力建立新事物。 | |
lì dìng jiǎo gēn立定脚跟 | 立:站。站稳脚跟。指脚踏实地地做事或立场坚定。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1回:“你是个风流人儿,将来于这‘色’之一字,到要立定脚跟。” |
bù pò bù lì不破不立 | 破:破除;立:建立。不先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起新的。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
tè lì dú xíng特立独行 |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 《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
biāo xīn lì yì标新立异 | 标:揭举;立:树立。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
lì méi shù yǎn立眉竖眼 | 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1章:“警备队员们被他立眉竖眼地一吆唤,都像夹尾巴狗似的溜逃了。” |
lì shǎo guān duō立少观多 | 指略一作为而影响很大。 | 春秋·齐·管仲《管子·七法》:“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 |
yáng xù shān lì阳煦山立 | 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颜貌类》:“王君阳煦山立,宗庙器也。” |
dú lì zì zhǔ独立自主 |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 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
lì dì shū chú立地书厨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 《宋史 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
miàn yú lì nuò詟谀立懦 | 谓使谄谀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立。 | 宋·岳珂《桯史·陈了翁始末》:“前书《尊尧集表》,盖与此互见始末,詟谀立懦,不厌屡书也。” |
xiū shēn lì jié修身立节 | 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 | 唐·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 |
shù bēi lì zhuàn树碑立传 | 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
xīng jiā lì yè兴家立业 | 建设家庭,创立事业。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二回:“纵不能兴家立业,也不至弃田荡产。” |
hè lì jī qún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lì yè ān bāng立业安邦 |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同“立国安邦”。 | 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想五帝之世,求贤用士,立业安邦,你是不知也。” |
lì guó ān bāng立国安邦 |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
yuān tíng shān lì渊停山立 |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 清 钱谦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顺祥,笃诫明允,渊停山立,不苟訾笑。” |
kāi jiē lì jí开阶立极 | 旧指开创基业,建立统治。 | 《旧唐书·辛替否传》:“拨乱反正,开阶立极,得至理之体,设简要之方。” |
lì dì shēng gēn立地生根 | 比喻过于性急,立刻就要办好事情。 | |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拔赵帜立赤帜 |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 见“拔赵帜易汉帜”。 |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
chāo rán dú lì超然独立 | 见“超然独处”。 | 《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lín jī lì duàn临机立断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访得淮扬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英敏多谋,临机立断,运筹足以破鬼夷之算,贾勇足以汗懦将之颜。” |
yīng jī lì duàn应机立断 | 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 |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chéng mén lì xuě程门立雪 |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 《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féng jī lì duàn逢机立断 | 犹言当机立断。 | 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机立断。” |
xíng xiāo gǔ lì形销骨立 | 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形:身形;形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
ān jiā lì yè安家立业 | 安置家庭;创立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 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代序)》:“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 |
lì zú zhī dì立足之地 | 立足:站住脚。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比喻存身的处所。 | 清 湘灵子《轩亭冤》:“你们这班狂妄之徒,还有立足之地么?” |
lì shēn xíng dào立身行道 | 道:政治主张和思想。指修养自身,奉行道义。 | 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 |
yún chuí hǎi lì云垂海立 | 垂:低下。云低垂,海水陡立。比喻帝王的威德或文辞雄浑壮丽。 |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凤凰威迟而不去,鲸鱼屈矫以相吸。” |
ào rán tǐng lì傲然挺立 |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hóng xiān fèng lì鸿鶱凤立 | 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 唐·李白《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鸿鶱凤立,不循常流。” |
zhù shū lì shuō着书立说 |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着书立说,鼓吹休明。” |
jiā tú bì lì家徒壁立 |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dǐng tiān lì dì顶天立地 |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
bì lì qiān rèn壁立千仞 | 形容岩石高耸。 | 晋 张载《剑阁铭》:“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
gé jiù lì xīn革旧立新 | 指革除旧的创建新的。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宽厚出名的,讲究忠信,是一个励精图治,革旧立新的单于。” |
qiǎo lì míng mù巧立名目 | 名目:各种名称、项目。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 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为册外,私自收受。” |
sān shí ér lì三十而立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lì mù nán mén立木南门 | 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
dǐ xíng lì míng砥行立名 | 磨砺德行,建树功名。 | 《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
míng bù xū lì名不虚立 | 谓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
ān shēn lì mìng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
dāng jiā lì jì当家立计 | 主持家政,筹划生计。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 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 |
fán shì yù zé lì,bù yù zé fèi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豫:通“预”,事先准备。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dài zuì lì gōng带罪立功 | 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 清 李渔《蜃中楼 献寿》:“正要议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报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带罪立功。” |
dān jié dú lì单孑独立 | 单孑:单身一人。只身一人,独立自持。 | |
chái lì bù ē柴立不阿 | 犹言刚直不阿。 |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年罹严遣,而公以恩遇始终,正见公之柴立不阿。” |
dāng jiā lì shì当家立事 | 主持家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一回:“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
yí shì dú lì遗世独立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宋 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jiǎo lì jié chū角立杰出 | 卓然特立,超过一般。 | |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贫无立锥之地 | 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
qiǎo lì míng sè巧立名色 | 见“巧立名目”。 | 明·李贽《三大夫像议》:“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魍魉僧巧立名色,诳人钱财也。” |
dá rén lì rén达人立人 | 达:引进;立:培植。指帮人建功立业。 | 宋·程颐、程颢《二程全书·遗书》:“夫仁者达人立人,取譬可谓仁之方而已。” |
lì gōng shú zuì立功赎罪 | 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 | 《旧唐书 王孝杰传》:“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