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体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ī tǐ zhī zhào一体知照 | 一体:一律。一律知晓。 | |
qiē shēn tǐ huì切身体会 | 指自身遇到的经验。 | 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 |
tǐ guī huà yuán体规画圆 | 犹言依样画葫芦。谓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 |
jù tǐ ér wēi具体而微 | 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
xiāng jī yù tǐ香肌玉体 | 形容美女的肌肤的娇嫩温香。代指美女。 | 明·杨慎《洞天玄记》:“我这里自揣,竡划,稳步决,尽平生手段神灵大,夺了你香肌玉体却归来。” |
bēi shēn jiàn tǐ卑身贱体 | ①谓俭约勤苦。②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 《韩非子 说疑》:“皆夙兴夜寐,卑身贱体……以事其君。” |
cǐ shì tǐ dà此事体大 | 事体:事情。这事关系重大,牵涉面广。亦作“兹事体大”。 | 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此事体大,乞垂圣鉴,特降中旨。” |
zhān tǐ tú zú沾体涂足 | 沾:浸湿、浸染;涂:泥。身体被沾湿,脚被沾上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劳苦。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齐语》:“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肢之敏,以从事于田野。” |
bēi shēn qū tǐ卑身屈体 | 指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 参见“卑身贱体”。 |
sān wèi yī tǐ三位一体 | 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一个整体。 | 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什么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这样三位一体的口号?” |
hún rán yī tǐ浑然一体 |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
huáng páo jiā tǐ黄袍加体 | 见“黄袍加身”。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
hàn liú jiā tǐ汗流浃体 | 汗流全身。形容极度惊惧。 | 宋·张师正《括异志·张龙图》:“张焘误食厌物,谢既再拜而悟,汗流浃体。” |
tǐ chá mín qíng体察民情 | 体察:考查,观察。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上命差来此处歇马,体察民情。” |
shén bù fù tǐ神不附体 | 形容心神不定。 | 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身体不快,又遇着这等人物,教我神不附体,何时是可也。” |
hǔ tǐ yuán bān虎体元斑 |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楔子:“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元斑将相孙。” |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kuān yán dé tǐ宽严得体 | 得体:合乎分寸。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9回:“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无不悦服。” |
zī shì tǐ dà兹事体大 | 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 东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
hún rán yī tǐ混然一体 |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 《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
yī bù gài tǐ衣不盖体 |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 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
wēn róu tǐ tiē温柔体贴 | 温顺关怀体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才将心事说出,蒋玉菡也深为叹息敬服,不敢勉强,并越发温柔体贴,弄得个袭人真无死所了。” |
tǐ tiē rù wēi体贴入微 |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
gōng tǐ lì xíng躬体力行 | 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 林语堂《读书救国谬论一束》:“倘是有人不但躬体力行其乐天主义,也只好送入疯人院妥当。” |
nián lǎo tǐ ruò年老体弱 | 指衰老的人。 |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不是说少数年老体弱的同志不可以在家里办公,但是一般的不应该这样做。” |
xián shēn guì tǐ贤身贵体 | 指身分高贵。 | 《管子 立政》:“虽有贤身贵体,毋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有敢用其财。” |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 |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
wú guān dà tǐ无关大体 | 对整个局势没有影响或关系。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这正叫做事属偶然,无关大体。” |
bù chéng tǐ tǒng不成体统 |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
bú shí dà tǐ不识大体 |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
bù zhī dà tǐ不知大体 | 知:知道;大体: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 | 《旧唐书·田弘正传》:“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报。” |
liàng tǐ cái yī量体裁衣 | 量:计量。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 | 《南齐书 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
róng wéi yī tǐ融为一体 | 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
xí yǔ tǐ chéng习与体成 | 习:习惯。长期的习惯将会形成一定的性格 | 《孔丛子·执节》:“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矣。” |
yī bù bù tǐ衣不布体 | 布:展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衣不布体,食无充肠,幼学三年不蒙师训。” |
xiá ěr yī tǐ遐迩一体 | 谓远近犹如一个整体。形容协调统一。 |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遐迩一体,中外褆福,不亦康乎?” |
yí qì yǎng tǐ移气养体 | 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
tǐ tiē rù miào体贴入妙 | 谓体会领悟深刻细致,而使描写或模仿巧妙逼真。 | 清·昭梿《啸亭杂录·檀栾卿》:“姿容艳丽,性格柔婉,所演剧甚多,俱能体贴入妙。” |
gōng zhōng tǐ guó公忠体国 | 谓尽忠为国。 |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
shén bù zhǔ tǐ神不主体 | 神:精神;主:掌管,主宰。神志不能主宰自己的躯体。形容恐惧的样子。 |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归闻记·梁太祖优待文士》:“荀鹤惨悴战栗,神不主体。” |
yí jìng tǐ xián仪静体闲 | 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环姿艳溢,仪静体闲。” |
wú shāng dà tǐ无伤大体 | 伤:妨害。对于事物的主要方面没有什么妨害。 | 清 无名氏《静居绪言》:“后人摘集中累句讥之,亦是吹毛求疵,无伤大体,自有公论。” |
xiàng tǐ cái yī相体裁衣 | 相:视。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 | 清·李渔《巧团圆·认母》:“且把他性情伎俩数说一番,看他做得什么事来,然后相体裁衣,把个地位安顿他便了。” |
hún bù fù tǐ魂不赴体 | 同“魂不附体”。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惊得宣赞魂不赴体。” |
fāng lán jìng tǐ芳兰竟体 |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 《南史 谢览传》:“览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
chéng hé tǐ tǒng成何体统 | 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像什么样子。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就是女儿,也要在他家过日子,成何体统?” |
tǐ guó jīng yě体国经野 |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 《周礼 天官 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 |
fù mǔ yí tǐ父母遗体 | 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 |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tóng gōng yī tǐ同功一体 |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 |
xīn guǎng tǐ pán心广体胖 |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广:宽广;开阔;胖:安泰舒适。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tǐ guó ān mín体国安民 | 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德宗》:“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而晏体国安民之心,不可没矣。” |
jiàng yán qū tǐ降颜屈体 | 犹言卑躬屈膝。 | 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三年奏最,上台即以两衙门待之,降颜屈体,反祈他日之陶铸;而二甲之为主事者,积资待次,不过两司郡守。” |
hún bù fù tǐ魂不附体 | 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
yī tǐ zhī xī一体知悉 | 一体:一律。一律知晓。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
yǐn zhàn shēn tǐ隐占身体 | 隐藏、掩护自己真面目的意思。 | |
hǔ tǐ yuān bān虎体鹓斑 |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鹓:古时像凤凰一样的鸟;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鹓斑将相孙。” |
sì tǐ bǎi hái四体百骸 | 见“四肢百骸”。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3回:“胎一成,则四体百骸气随欲至,如珠滚荷盘,如烟含柳缕,无不可到之处也。” |
kū tǐ huī xīn枯体灰心 | 见“枯形灰心”。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4卷:“所有计念,从忌心生,若枯体灰心,则万病具泯。” |
yī xīn tóng tǐ一心同体 | 犹言同心同德。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
xīn kuān tǐ pán心宽体胖 |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yī bù bì tǐ衣不蔽体 |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
qīng zǐ pī tǐ青紫被体 | 青紫:古时公卿服饰,借喻高官显爵;被:同“披”。指身居高官。 | 汉·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李善注引《东观汉记》:“印绶,汉制公侯紫绶,九卿青绶。”刘良注:“青紫,并贵者服饰也。” |
tǐ wú wán fū体无完肤 |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肤。” |
róu fū ruò tǐ柔肤弱体 | 谓柔弱的身体。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少小常苦被褥泰温,泰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是以难可防护,而易用感慨。” |
shēn tǐ fà fū身体发肤 | 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 《孝经 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zhuī fū bāo tǐ椎肤剥体 | 见“椎肤剥髓”。 |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帝曰:‘霖雨、地震之灾,岂非重兵久在蜀,调登供馈,椎肤剥体,民怨所致,当修德抚民以应之,又何祷乎!’” |
tǐ wú wán pí体无完皮 | 同“体无完肤”。 | 晋·郭讼《魏晋世语》:“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
yáng tǐ jí xīn羊体嵇心 | 羊:南朝宋羊盖;嵇:南朝宋嵇元荣。指精于琴艺,深得琴师心法和技巧。 | 《南史·柳恽传》:“卿巧越嵇心,妙臻羊体。” |
tōng guān yī tǐ恫瘝一体 | 恫瘝:病痛,疾苦。指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看作自己的痛苦。 | 太平天国·黄期陛《建天京于金陵论》:“恫瘝一体,休戚相关,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
hún bù fù tǐ魂不负体 | 同“魂不附体”。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这里知观正待进房,又听得本家门首锣响……惊得魂不负体,掇转身望外就走。” |
tǐ xù rù wēi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
shēn qīng tǐ jiàn身轻体健 | 身:躯体;健:健壮。身体健壮,行动灵活。 |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沿路上身轻体健,这搭儿筋乏力软。” |
wǔ tǐ tóu chéng五体投诚 | 同“五体投地”。 | |
qū jié bēi tǐ屈节卑体 | 屈节:折节;卑:低。降低自己的心志低声下气去服侍别人。 | 东汉·班固《白虎通·姓命》:“所以表情见意,屈节卑体尊事人者也。” |
tǐ wù yuán qíng体物缘情 | 谓诗赋的状物与抒情。语本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语出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chèn tǐ cái yī称体载衣 | 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 《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
yī tǐ tóng xīn一体同心 | 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 《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jū yí qì,yǎng yí tǐ居移气,养移体 | 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
yuán qíng tǐ wù缘情体物 | 缘:因;体:描写。抒发感情,描写事物。 | 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bù dá dà tǐ不达大体 | 大体:大局,整体利益。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袁绍不达大体。” |
biàn tǐ lín shāng遍体鳞伤 | 遍:普遍;全面;鳞:鱼鳞。全身受伤;伤痕 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
hún bù zhe tǐ魂不着体 | 同“魂不附体”。 | 《前汉书平话》卷上:“吓高皇魂不着体。”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只见两个黄巾力士,押着李逵,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不觉径到蓟州地界,吓得魂不着体,手脚摇战。” |
fán tāi zhuó tǐ凡胎浊体 | 见“凡胎浊骨”。 | 元·昊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浊体,怎敢和仙子陪奉?” |
qiān jīn guì tǐ千金贵体 |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她玩?” |
xīn chǐ tǐ tài心奓体忲 | 奓:通“侈”,奢侈;忲:通“泰”,过度。心志放逸,身体骄纵。 | 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
chì shēn lù tǐ赤身露体 |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裸露,一丝不挂。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露体,或睡或坐。” |
kàn cài chī fàn,liàng tǐ cái yī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 |
tǐ tǐ miàn miàn体体面面 | 指人光彩荣耀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看来这件事可以做得体体面面,把老人家送回家去。” |
xīn kuān tǐ féi心宽体肥 | 指人心胸开阔,身体舒泰。后指心情愉快安逸,因而身体发胖。 | 明·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待雄飞海内应天几,纵饥寒心宽体肥。” |
wǔ tǐ tóu dì五体投地 | 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 | 《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
fàng xīn jiě tǐ放心解体 | 指人心离散、瓦解。 | 《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攸”。 |
chì tǐ shàng zhèn赤体上阵 | 阵:指战场。光着膀子上阵交战。比喻不顾一切,勇敢战斗。也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9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
hǔ tǐ yuán bān虎体原斑 |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 元·无名氏《雁门关》第二折:“花根本艳,虎体原斑。” |
sì zhī bǎi tǐ四肢百体 | 见“四肢百骸”。 |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四肢百体一齐往外涨,差一些没把大袄,幸亏是新买的,撑开了绽。” |
sì tǐ bù qín四体不勤 |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sī shì tǐ dà斯事体大 | 斯:此;体:体制,规模。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 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
chèn tǐ cái yī称体裁衣 | 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 明·杨基《初春诗》:“踏青鞋袜平头制,试暖以上称体裁。” |
shí dà tǐ,gù dà jú识大体,顾大局 | 认识到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照顾全局利益。 | 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不论工人也好,农民也好,知识分子也好,爱国民主人士也好,都是识大体、顾大局的,都是相信跟着党走是对的。” |
biāo féi tǐ zhuàng膘肥体壮 | 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 |
hǔ tǐ xióng yāo虎体熊腰 | 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