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衣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xiān yī hǎo shí鲜衣好食 | 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优裕。 | |
lǜ yī huáng lǐ绿衣黄里 |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
mì yī qiú shí觅衣求食 | 觅:寻找。寻找穿的和吃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看你既不是官员赴任,又不是买卖经商,更不是觅衣求食,究竟有什么要紧的勾当?” |
zhě yī mǎn dào赭衣满道 | 赭衣:赤褐色衣服,古代囚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隋书、酷吏传序》:“昔秦任狱吏,赭衣满道。” |
yì jǐn guò xiāng衣锦过乡 | 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 《新唐书 于高张传》:“吾乃送公衣锦过乡邪!” |
niú yī bìng wò牛衣病卧 | 形容贫病交迫。 | 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
bì yī shū shí弊衣蔬食 |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俭朴。亦作“弊衣箪食”。 | 《周书·柳虯传》:“弊衣蔬食,未尝到改操。” |
yī wú èr cǎi衣无二彩 | 身上没有第二件彩衣。形容衣着朴素。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朝廷躬自菲薄,去绝奢饰,食不兼味,衣无二彩。” |
fǔ yī fāng lǐng黼衣方领 | 华贵的服饰。借指王公显贵。 | |
yī dān shí quē衣单食缺 | 衣裳单薄,食物缺少。形容生活困苦。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七卷:“行粮不敷,衣单食缺,若一人独往,可到楚国。” |
fú yī ér qù拂衣而去 | 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
bān yī xì cǎi班衣戏彩 | 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 参见“斑衣戏彩”。 |
bān yī xì cǎi班衣戏采 | 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班衣戏采”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虽无儿,效老莱,班衣戏采。” |
yī bì lǚ kōng衣敝履空 | 衣服破烂,鞋子穿孔。形容贫穷。 | 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 |
bǎi yī bǎi suí百衣百随 |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
shǎo yī quē shí少衣缺食 | 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这等苦恼。” |
bù yī shū shí布衣疏食 |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
mí yī yù shí靡衣玉食 | 美衣美食。 | 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 |
shí dàn yī cū食淡衣粗 | 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俭朴。 | 宋·苏轼《与蒲传正》:“退居之后决不食淡衣粗,杜门绝客。” |
è yī fēi shí恶衣菲食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梁书·太祖张皇后等传序》:“高祖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 |
hè yī bù wán褐衣不完 |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
yī bō xiāng chuán衣钵相传 |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 《旧唐书 方伎传 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
suō yī jié kǒu缩衣节口 |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 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 |
è yī shū shí恶衣蔬食 | 同“恶衣菲食”。 | 晋·葛洪《神仙传·孔元方》:“元方仁慈,恶衣蔬食。” |
dàn guàn zhèn yī弹冠振衣 | 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将欲出仕。 |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bù yī shū shí布衣蔬食 | 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
mǐ yī tōu shí靡衣偷食 | 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 |
bù yī lì shí布衣粝食 | 见“布衣蔬食”。 | 唐·房鲁《上节度使书》:“其愧非愧,布衣粝食,僮饥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
yī guān fú còu衣冠辐辏 | 衣冠:古代士人阶层以上戴冠;辐辏:车辐聚集。指聚集一处。比喻达官显宦汇聚一处。 |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金城北峙,玉关西候,山泽骈罗,衣冠辐辏。” |
yī xiù yè xíng衣绣夜行 | 衣:穿。绣:锦绣。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亦作“衣锦夜游”、“衣锦夜行”。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
nuǎn yī bǎo shí暖衣饱食 |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 先秦 墨翟《墨子 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
yī bō xiāng chéng衣钵相承 | 衣钵:僧尼穿的袈裟和盛饭的器皿。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与继承。 | 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韩非书中屡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钵相承。” |
bù yī xióng shì布衣雄世 | 布衣:平民。一个平民成了世间的英雄。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敏慧》:“袁绍称郑玄以布衣雄世。” |
yī xiāng jì yǐng衣香髻影 | 衣香:衣上的香气。形容妇女仪态娴雅,服饰艳丽。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有少年观灯夜归,遇少妇甚妍丽,徘徊歧路,若有所待,衣香髻影,楚楚动人。” |
bó dài bāo yī博带褒衣 | 博:宽大;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
diān dǎo yī cháng颠倒衣裳 | 颠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 《诗经 齐风 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
è yī lì shí恶衣粝食 | 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 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
táng yī pào dàn糖衣炮弹 | 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比喻反动派用腐蚀、拉拢、诱惑等手段向无产阶级进攻或进行颠覆活动。 |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敌人的糖衣炮弹,被人家拉过去。” |
yī jià fàn náng衣架饭囊 | 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
yī guān qí chǔ衣冠齐楚 |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 |
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七次量衣一次裁 | 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 |
yī kuān dài sōng衣宽带松 | 形容人消瘦。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
qiè yī qǔ wēn窃衣取温 | 窃:偷取。比喻用不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益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
bào yī lù guàn暴衣露冠 | 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 | 《汉书·燕刺王刘旦传》:“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
yī cháng chǔ chǔ衣裳楚楚 | 裳:裙子;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
xiāo yī gàn shí宵衣旰食 |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 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
wèi míng qiú yī未明求衣 |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 《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 |
quē shí wú yī缺食无衣 |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 | 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虀。” |
wú yī zhī fù无衣之赋 |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以“无衣之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
cháo yī dōng shì朝衣东市 | 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 | 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
yī xiāo shí gàn衣宵食旰 | 指天未明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进食。常用以称谀帝王勤于政事。 | 语出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
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好女不穿嫁时衣 | 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 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
zhèn yī zhuó zú振衣濯足 | 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 晋·左思《咏史》诗之五:“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
zhèn yī tí lǐng振衣提领 | 振衣:提起衣服。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 北周·王褒《京师突厥寺碑》:“索隐穷源,振衣提领。” |
zú yī zú shí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敦煌变文集 丑女缘起》:“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于彼岸。此时总得见佛,今世足衣足食。” |
xí yī jiān shí袭衣兼食 | 袭: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盘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 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铭》:“居家甚勤俭,无袭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
yī shān lán lǚ衣衫蓝缕 | 衣服破烂。 | 《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hè yī shū shí褐衣蔬食 | 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形容生活困苦。 | 《史记·游侠列传》:“故季次、原宪终年空室蓬户,褐衣蔬食。” |
bái yī sòng jiǔ白衣送酒 | 穿白衣的人来送酒。指人心想事成。 | 南朝·宋·檀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日无酒,出篱边怅望久耶,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 |
bǎo shí nuǎn yī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
hé yī ér shuì和衣而睡 | 和:连着。穿着衣服睡觉。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9卷:“那老道人自去收拾,关门闭户已了,来房中土榻上和衣而睡。” |
yī bù bì tǐ衣不蔽体 |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
fěi yī è shí菲衣恶食 | 菲:微,薄。简单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宋史·李韶传》:“九重菲衣恶食,卧薪尝胆,使上下改虑易听,然后可图。” |
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易: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一件衣服谁外出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饭。形容非常贫穷。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qiān yī zhǒu jiàn牵衣肘见 | 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liàng tǐ cái yī量体裁衣 | 量:计量。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 | 《南齐书 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
yī bù wán cǎi衣不完采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家无余财,衣不守采,食不重味。” |
è yī bó shí恶衣薄食 | 衣:衣服;薄:淡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 | 《文中子 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 |
yī guān tǔ xiāo衣冠土枭 | 犹衣冠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卑劣的人。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苏楷、高贻休、萧闻礼,皆人才寝陋……河朔人士,目苏楷为衣冠土枭。” |
sù yī huà zī素衣化缁 | 缁:黑衣。因灰尘污染,白衣变成了黑衣。形容灰尘极多。 |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衣服类》:“故质改化,曰:素衣化缁。” |
yī yī dài shuǐ一衣带水 | 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 | 《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
shǐ shí gài yī豕食丐衣 | 吃猪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极其贫困。 | 清·唐甄《潜书·孝功》:“观其境内,冻饿僵死犹昔也,豕食丐衣犹昔也。” |
yī zǐ yāo jīn衣紫腰金 |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 宋 无名氏《灯下闲谈 掠剩大夫》:“见一人衣紫腰金,神清貎古。” |
niú yī yè kū牛衣夜哭 | 见“牛衣对泣”。 | 唐·温庭筠《上裴舍人启》:“今则阮路兴悲,商歌结恨;牛衣夜哭,马柱晨吟。” |
hǎo yī měi shí好衣美食 | 美:美好。指吃好的,穿好的。 | 唐·马周《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且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 |
cǎo yī mù shí草衣木食 | 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jiě yī bào huǒ解衣抱火 | 见“解衣包火”。 |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
yī fēng shí zú衣丰食足 | 丰:丰富;足:足够。指衣食充足,生活富裕。 | 明·杨柔胜《玉环记·玉箫叹怀》:“谁似你衣丰食足口头肥。” |
kàn cài chī fàn,liàng tǐ cái yī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 |
yī zǐ yāo huáng衣紫腰黄 |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 明 谢谠《四喜记 帝阙辞荣》:“谁不愿衣紫腰黄,还须虑同袍中伤。” |
yī shí suǒ ān衣食所安 | 安:养;所安:养生的东西。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zhū yī xiàng hù朱衣象笏 | 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记事。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 唐·韩愈《送殷员外便回鹘序》:“殷侯侑,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朱衣象笏,承命以行。” |
bù yī zhī jiāo布衣之交 | 布衣:古时平民的衣著。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
hóng yī yǔ shang鸿衣羽裳 | 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 |
yī bù jiě dài衣不解带 | 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任凭少奶奶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无奈大少爷寿元已尽。” |
bái yī zǎi xiàng白衣宰相 | 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 | 《新唐书 令狐滈传》:“且滈居当时,谓之‘白衣宰相’。滈未尝举进士,而妄言已解,使天下谓无解及第,不已罔乎?” |
jiě yī pán bó解衣盘礴 | 同“解衣般礴”。 | |
jiě yī pán páng解衣槃磅 | 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同“解衣般礴”。 | |
wú féng tiān yī无缝天衣 | 神话谓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缝合,没有缝儿。常以比喻诗文等事物没有一点瑕疵。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南万柳堂》:“次韵之作,能如无缝天衣,自非老手莫办。” |
jiě yī páng bó解衣磅礴 | 同“解衣般礴”。 | |
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
cǎi yī yú qīn彩衣娱亲 |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 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
xiān yī liáng mǎ鲜衣良马 | 见“鲜衣怒马”。 |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三一○引唐·载孚《广异记·汝阴人》:“汝阴男子姓许,少孤,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 |
yī jǐn huán xiāng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
fēng yī zú shí丰衣足食 |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
fú yī yuǎn qù拂衣远去 | 拂衣:振衣而去。振衣远远离去。指归隐。 | 《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
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只重衣衫不重人 | 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龙心禅师法嗣》:“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老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
niú yī suì yuè牛衣岁月 | 谓贫困的生活。 | 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 |
xíng bù shèng yī行不胜衣 | 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
lǜ yī shǐ zhě绿衣使者 |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