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火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chuán fēng shān huǒ传风扇火 | 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 康濯《春种秋收 故事》:“这么传风扇火,直扇得玉翠她爹都受了传染——天天替女儿着急,时时埋怨女儿眼皮太高。” |
yī jiā yī huǒ一家一火 | 谓所有家当什物。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王媪嫁了马周,把自己一家一火,都搬到马家来了。” |
huǒ shàng nòng xuě火上弄雪 | 比喻易于败亡,事情很容易办到。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4回:“谁知钱不由正经路来的,火上弄雪;不由正经路去的,石沉大海,日减月削,渐渐损之又损,而至于无。” |
huǒ zhú yín huā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宋 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
qī qiào mào huǒ七窍冒火 | 同“七窍生烟”。 |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一天两天还好受,等到第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还没有信呢?俗语说的好,真是七窍冒火,五脏里生烟。” |
yǐ huǒ qù é以火去蛾 | 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 《太平御史》卷九四四引《韩子》:“以火去蛾蛾愈多,以鱼殴蝇蝇愈至。” |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 北齐 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dāo gēng huǒ zhòng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宋 陆游《雍熙请机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以今别是生涯地。” |
shuǐ liú shī,huǒ jiù zào水流湿,火就燥 |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 《易 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 |
fù tāng dǎo huǒ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diàn huǒ xíng kōng电火行空 | 闪电行于天空。比喻极其迅速 | 郭沫若《洪波曲》第15章:“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 |
chèn huǒ dǎ jié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
bù wēn bù huǒ不瘟不火 |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 |
zì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
chuán fēng yǒu huǒ传风搧火 |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 |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dé é pū huǒ灯蛾扑火 | 比喻自己找死。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
bǎ xīn zhù huǒ把薪助火 |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
dǎ dé huǒ rè打得火热 | 形容十分亲密。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原来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个烟花娼妓,唤做李巧奴,时常往来,正是打得火热。” |
dōng hán bào bīng,xià rè wò huǒ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 形容刻苦自勉。 |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
shāo xī guān huǒ烧犀观火 | 喻洞察事物。 | |
wū dēng hēi huǒ乌灯黑火 | 指晚上没灯没火,形容很暗。 | |
liè huǒ biàn rì烈火辨日 | 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 | 守朝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烈火辨玉,疾风知草。” |
dēng huǒ wàn jiā灯火万家 | 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 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 |
cuō yán rù huǒ撮盐入火 | 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 |
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众人拾柴火焰高 | 比喻人多力量大。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五章:“‘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
shù yūn jǔ huǒ束缊举火 | 同“束缊请火”。 | 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缊举火,轹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
shù yùn qǐng huǒ束蕴请火 | 见“束缊请火”。 | 《韩诗外传》:“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曰:‘吾犬争肉相杀,请火治之。’” |
xiāng huǒ yīn yuán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huǒ yǎn jīn jīng火眼金睛 |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
xīn jìn huǒ miè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法华经·序品》:“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
dāo shān huǒ hǎi刀山火海 |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 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
fēng huǒ lián nián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jiǎo yáng shì huǒ皎阳似火 |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 |
bào xīn jiù huǒ抱薪救火 |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 |
huǒ sǎn gāo zhāng火伞高张 |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
xīng huǒ liáo yuán星火燎原 | 一点儿小火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微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星火:微小的火;燎原:火烧原野。 | 《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dà dòng gān huǒ大动肝火 | 大怒。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毛虎听了,不觉大动肝火。” |
yuǎn shuǐ jiù bù liǎo jìn huǒ远水救不了近火 | 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缓慢的纠正或抵制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态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 |
pō yóu jiù huǒ泼油救火 | 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救火也。” |
jiù huǒ tóu xīn救火投薪 |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 《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
jiù huǒ yáng fèi救火扬沸 |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 |
lǚ tāng dǎo huǒ履汤蹈火 | 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 《旧五代史·晋书·重俊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
xīng xīng zhī huǒ,suì chéng liáo yuán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赖奸徒窜入其中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yān duàn huǒ jué烟断火绝 | 指人烟灭绝。 | 《文选·江淹〈恨赋〉》:“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李善注:“烟断火绝,喻人之死也。” |
hēi dēng xià huǒ黑灯下火 |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 老舍《骆驼样子》十二:“你始终也没进去。黑灯下火的教鞭教我和太太瞎抓。” |
hēi dēng xiā huǒ黑灯瞎火 |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
huǒ lóng fǔ fú火龙黼黻 |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
huǒ rán quán dá火然泉达 |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
xīn rú huǒ fén心如火焚 |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托他打听几时有船,他查了一查,说道:\'要等三四天呢。\'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
biē qì wō huǒ憋气窝火 | 憋:闷在心里。压住性子,把屈辱或烦恼强压在心里。 | |
dāo gēng huǒ nòu刀耕火耨 | 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 《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
bǐng rú guān huǒ炳如观火 | 炳:光明、明亮、显着。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
pī má jiù huǒ披麻救火 | 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彻也不似那般人随风倒舵。” |
xuě chuāng yíng huǒ雪窗萤火 | 同“雪窗萤几”。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
yīn fēng chuī huǒ因风吹火 | 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一发搭了他去。” |
yān xiāo huǒ miè烟消火灭 |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 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 |
wán huǒ zì fén玩火自焚 | 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玩:玩弄;焚:烧。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
xiāng huǒ zǐ mèi香火姊妹 | 香火:香烛。焚香结拜的姊妹。 | 宋·罗烨《醉翁谈录·潘琼儿家最繁盛》:“儿家凡遇新郎君辈访蓬舍,曲中香火姊妹则必酬金来贺。” |
fù xīn jiù huǒ负薪救火 |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 韩非《韩非子 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
rú huǒ liáo yuán如火燎原 | 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liáo ruò guān huǒ燎若观火 | 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 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 |
yǐ huǒ zhǐ fèi以火止沸 | 见“以汤止沸”。 |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汉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
gōu huǒ hú míng篝火狐鸣 |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jí yú xīng huǒ急于星火 |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 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xīng xīng zhī huǒ星星之火 |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 | 明 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wú míng huǒ无明火 | 无明:佛教中指“痴”或“愚昧”。指怒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听了这句话,那把无明火,高举三千丈,按纳不住,掿两斧抢上前,一斧一个,劈下头来。” |
liǎo rú guān huǒ燎如观火 |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 | 郭沫若《文艺论集 反响之反响》:“究竟谁是谁非,谁错谁不错,这是燎如观火的。” |
liáo yuán liè huǒ燎原烈火 | 燎:燃烧;原:原野。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比喻迅猛发展不可抵挡的力量。 | 《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liáo yuán zhī huǒ燎原之火 | 燎原:火烧原野。大火。比喻气势壮大的群众运动。 |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张鸿《续孽海花》第57回:“你不轻视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晓得怎么结局呢!” |
míng huǒ zhí xiè明火执械 | 解释】: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 清·毛祥麟《对山余墨·石洞绣鞋记》:“即募死士百人,明火执械为前锋,千军后随。” |
jī huǒ shāo cháng饥火烧肠 | 形容饥饿难忍。 | 宋·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
huǒ shāo méi máo火烧眉毛 |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
gān chái liè huǒ干柴烈火 | 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形容情绪高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今日天缘凑巧,竟赏了他,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投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的开。” |
zǒu huǒ rù mó走火入魔 | 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后来妙玉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 |
jiǎ jiē jiù huǒ假阶救火 | 假:借;阶:梯子。比喻做事不讲效率,做事机械。 | 《燕书》:“赵成阳堪,其宫火,欲灭之,无阶可升。” |
zhāo fēng lǎn huǒ招风揽火 | 比喻招惹是非。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地方轻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门前窥瞰,招风揽火。” |
fù huǒ dǎo rèn赴火蹈刃 | 赴:前往;蹈:踩踏。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 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
wú míng niè huǒ无名孽火 | 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 |
wàn jiā dēng huǒ万家灯火 | 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 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huǒ rè shuǐ shēn火热水深 | ①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
lú huǒ chún qīng炉火纯青 |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
huǒ shù yín huā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真金不怕火炼 | 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 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
shí wàn huǒ jí十万火急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
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军。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乱烧一通,迟早要犯大错误呀!” |
xīn jìn huǒ chuán薪烬火传 | 薪:木材。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下去。 | 梁启超《管子传·自序》:“虽不能至,而或具体而微焉,或有其一体焉,则薪烬火传,犹旦莫也,国于是乎有与立。” |
fù tāng tiào huǒ赴汤跳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
jué xīn zhǐ huǒ绝薪止火 |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 《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
xiāng huǒ yīn yuán香火因缘 | 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指彼此契合。 | 《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fèn huǒ zhōng shāo忿火中烧 | 犹言怒火中烧。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甲词益狎逼。张忿火中烧,反刀直出,剁甲中颅。” |
yóu jiāo huǒ liáo油浇火燎 | 形容焦急。 |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一章:“齐标虽认为有理,却油浇火燎地问:‘依你说该咋办?’” |
fàng huǒ shāo shān放火烧山 |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 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 |
rú tú rú huǒ如荼如火 | 荼:像茅草花一样白;火:像火一样红。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故德皇以如荼如火之热心,思扩张海军。” |
rě huǒ shàng shēn惹火上身 |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
fēng fēng huǒ huǒ风风火火 |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 徐光耀《平原烈火》:“忽然老曹一头撞进来,忽闪忽闪眨着两只眼,风风火火地连叫:‘大队长,大队长!’” |
lián tiān fēng huǒ连天烽火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 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